
亦作“ 環塗 ”。1.環城的路。《周禮·考工記·匠人》:“經塗九軌,環塗七軌,野塗五軌。” 鄭玄 注引 杜子春 曰:“環塗,謂環城之道。”
(2).指四周的路徑。 唐 吳融 《祝風三十二韻》:“我有二頃田,長洲東百裡。環塗為之區,積葑相連纚。”
見“ 環塗 ”。
“環塗”是一個漢語詞彙,讀音為huán tú,其含義和用法在不同文獻中略有差異,綜合相關搜索結果,可從以下角度解釋:
在古代道路等級制度中,“環塗”屬于中等規格的道路,介于“經塗”(城内主幹道)和“野塗”(郊野道路)之間。例如:
部分現代詞典(如)将其解釋為成語,表示“人們交往中互相取長補短的過程”,但這種用法在權威古籍中未見記載,可能是現代引申義或誤傳。建議優先參考傳統文獻釋義。
“環塗”一詞的核心含義與古代道路相關,具體語境需結合文獻分析。如需進一步考證,可查閱《周禮》《漢語大詞典》等典籍。
《環塗》是一個漢字詞語,意為環繞牆壁進行貼畫或繪制塗料,也指在特定區域内進行審查或取締。
《環塗》由部首「氵」和「彖」組成,共計12個筆畫。
《環塗》一詞最早出現在明代李時中的《碑錄集釋·宣廟鑲環碑記》中。
《環塗》的繁體字為「環塗」。
古時《環塗》有多個不同的字形,如今所見的常用字形相對穩定,沒有明顯變異。
1. 這些壁畫是由藝術家們用精心的設計和華麗的顔色實施環塗而成的。
2. 城市規劃部門對違法建築進行環塗并進行拆除。
1. 環繞
2. 塗料
3. 牆壁
4. 貼畫
5. 審查
1. 環刷
2. 環擦
3. 繞塗
1. 擦除
2. 拔印
3. 移除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