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會同判決罪犯死刑。《漢書·蘇武傳》:“ 武 益愈。單于使使曉 武 會論 虞常 ,欲因此時降 武 。”《漢書·酷吏傳·嚴延年》:“冬月,傳屬縣囚,會論府上,流血數裡, 河南 號曰‘屠伯’。” 顔師古 注:“總集郡府而論殺。”
(2).會同論議。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進士歸禮部》:“乃陰求 昂 瑕以待之。異日會論, 昂 果斥 權 章句之疵以辱之。”
“會論”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其含義需結合具體曆史文獻和用法分析,主要包含以下兩層釋義:
出處:此義項最早見于《漢書》中的兩處記載:
出處:五代王定保《唐摭言·進士歸禮部》中記載,李昂與李權因章句瑕疵相互指責(“異日會論,昂果斥權章句之疵以辱之”)。
釋義:此處“會論”指多人共同讨論或辯論,帶有評議、争議的性質。
如需進一步考證,可查閱《漢書》《唐摭言》等原始文獻或相關注釋。
《會論》是一個漢字詞語,具有"讨論、商量"的意思。通常用于描述多人之間共同讨論、商量事物的情景。
《會論》的部首是“言”(yan2),總共有8個筆畫。
《會論》一詞的最早出現可以追溯到《周易·系辭》中。在繁體字中,會論被寫成“會論”。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經曆了多次變遷。關于《會論》的古代寫法有多種形式,其中一種常見的寫法是“會論”,與繁體字相似。
1. 我們需要召開一次大家庭會論,讨論如何更好地管理公司。
2. 這個問題需要我們大家共同參與,進行深入的會論。
一會論、多會論、會論會、會論,等
商議、讨論、研讨、交流、談判
獨斷、孤論、閉門造車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