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喻稱受名流接待。杯,酒杯。 唐 孟浩然 《荊門上張丞相》詩:“坐登 徐孺 榻,頻接 李膺 杯。”參見“ 李膺門 ”。
“李膺杯”是漢語中的典故詞彙,其含義和背景可綜合以下信息解釋:
詞義解析
“李膺杯”字面指酒杯,但實際喻指受名流接待或與德高望重者交往的殊榮。該詞源自東漢名臣李膺的典故,因其聲望極高,士人以能與他結交為榮,故以“杯”代指這種被接納的機遇。
曆史出處與背景
李膺是東漢桓帝時期的司隸校尉,以剛正清廉著稱,被太學生譽為“天下楷模”。據《後漢書》記載,士人若受其接見,則被視為“登龍門”,象征身份躍升。因此,“李膺杯”與“李膺門”均衍生為對名流雅集的稱譽。
文學引用示例
唐代詩人孟浩然在《荊門上張丞相》中寫道:“坐登徐孺榻,頻接李膺杯”,以“李膺杯”暗喻自己受張九齡(丞相)的賞識與款待。此用法凸顯了該詞在詩詞中表達知遇之恩的意象。
相關延伸
與“李膺杯”關聯的詞彙還有“李膺門”,均強調名流門第的崇高地位。例如貫休詩句“去擊李膺門”亦借典表達對權貴引薦的渴望。
該詞濃縮了古代文人推崇名士風範的文化心理,既是對曆史人物的追慕,也反映了士人階層對聲望與機遇的重視。若需進一步了解李膺生平或詩句背景,可查閱《後漢書》及唐代詩詞注解。
《李膺杯》是一個成語,意為獎賞、表彰。指為了表揚富貴之家的子孫後代,特意鑄造了一個用于賞賜的金質大杯。
《李膺杯》的部首分别是木和手,總共包含13畫。
《李膺杯》的來源有兩種說法。一種說法認為,這個成語出自宋代周密所著的《癸辛雜識》,另一種說法認為,成語《李膺杯》最早見于《世說新語》,用來形容人們對李膺的贊賞和禮遇。
《李膺杯》的繁體字為《李詠杯》。
古時候,《李膺杯》的寫法與現代相近,沒有較大的變化。
他在公司中表現出色,得到了一次《李膺杯》。
李膺、杯子、獎杯、賞賜。
表彰、獎勵、褒獎、嘉獎。
懲罰、處罰、譴責、責罰。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