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李膺杯的意思、李膺杯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李膺杯的解釋

喻稱受名流接待。杯,酒杯。 唐 孟浩然 《荊門上張丞相》詩:“坐登 徐孺 榻,頻接 李膺 杯。”參見“ 李膺門 ”。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李膺杯是漢語中的一個典故性詞彙,源自東漢名士李膺的轶事,具有特定的文化内涵。以下從詞典角度詳細解釋其含義:


一、典故出處

“李膺杯”典出《後漢書·黨锢列傳》及《世說新語》。李膺(110-169)為東漢名臣,以清流領袖著稱,位列“八俊”之首。他性情高潔,不輕易接見賓客,唯對德才兼備的名士開放門庭。史載其家中宴飲時,賓客能參與“登龍門”之宴者,方得飲“李膺杯”,象征極高的禮遇與身份認可。


二、本義與引申義

  1. 本義

    指李膺宴請名士時所設的酒宴,特指僅招待清流名士的高規格筵席。

    例:《後漢書》載:“是時朝廷日亂,綱紀頹阤,膺獨持風裁,以聲名自高。士有被其容接者,名為登龍門。”

  2. 引申義

    • 象征精英圈層的認可:喻指受名流賞識或跻身清貴之列的機會。
    • 高規格禮遇的代稱:後世詩文常以“李膺杯”借指難得的尊榮待客之禮。

      例:唐代孟浩然《荊門上張丞相》詩:“謬承李膺杯,願效黃公略。”


三、文化影響與用法

該詞濃縮了東漢士人“清議”風骨,成為文人标榜風骨與身份的文化符號。唐宋詩詞中頻繁化用,如:


四、現代詞典釋義

據《漢語大詞典》釋:

李膺杯

指東漢李膺宴請名士的酒杯。後用以比喻高門貴客的盛筵,或受人敬重的殊榮。


參考資料來源:

中華書局點校本《後漢書·黨锢列傳》

《世說新語·德行》劉孝标注引《李氏家傳》

孟浩然《荊門上張丞相》,收錄于《全唐詩》卷160

李白《送魯郡劉長史遷弘農長史》,《李太白全集》卷十六

《漢語大詞典》(第二版)第6冊,第1231頁

網絡擴展解釋

“李膺杯”是漢語中的典故詞彙,其含義和背景可綜合以下信息解釋:

  1. 詞義解析
    “李膺杯”字面指酒杯,但實際喻指受名流接待或與德高望重者交往的殊榮。該詞源自東漢名臣李膺的典故,因其聲望極高,士人以能與他結交為榮,故以“杯”代指這種被接納的機遇。

  2. 曆史出處與背景
    李膺是東漢桓帝時期的司隸校尉,以剛正清廉著稱,被太學生譽為“天下楷模”。據《後漢書》記載,士人若受其接見,則被視為“登龍門”,象征身份躍升。因此,“李膺杯”與“李膺門”均衍生為對名流雅集的稱譽。

  3. 文學引用示例
    唐代詩人孟浩然在《荊門上張丞相》中寫道:“坐登徐孺榻,頻接李膺杯”,以“李膺杯”暗喻自己受張九齡(丞相)的賞識與款待。此用法凸顯了該詞在詩詞中表達知遇之恩的意象。

  4. 相關延伸
    與“李膺杯”關聯的詞彙還有“李膺門”,均強調名流門第的崇高地位。例如貫休詩句“去擊李膺門”亦借典表達對權貴引薦的渴望。

該詞濃縮了古代文人推崇名士風範的文化心理,既是對曆史人物的追慕,也反映了士人階層對聲望與機遇的重視。若需進一步了解李膺生平或詩句背景,可查閱《後漢書》及唐代詩詞注解。

别人正在浏覽...

安全衣白庭半衣抱表寝繩薄俗背本卑身屈體奔駛不勤昌光遲鈍稠衆綷疏粗心大意誕英多情善感釜魚感革膏澤脂香觀頤估稅韓流荷橐持籌懷寵家大人簡澀疾徑寄興枯蠟兩楚縺縷撂台臨民埋汰沒屋架梁渺茫謀望曩日淖爾能否譬如閑辟邪燼傾靡青梯窮墉騷氣生母手卷死不足惜司握索瑟淘摸銅溝投狀頽隴外裔刓弱香爐峰諧俳寫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