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龍門二十品的意思、龍門二十品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龍門二十品的解釋

北魏 龍門 造像記二十種的統稱。 河南 洛陽 龍門山 有 北魏 以來的大量石窟佛像,大都是信仰佛教者為亡人或生者祈福而開鑿的,人稱“龍門造像”。有的造像刻“造像記”。 清 中葉後,提倡北碑書法,有人在 北魏 造像記中選取具有代表性的《始平公》、《楊大眼》、《魏靈藏》及《孫秋生》等二十種,稱為《龍門二十品》。拓本傳布,盛行于時。其書方峻雄強,恣肆多采。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龍門二十品指中國洛陽龍門石窟中二十處北魏時期的造像題記精品,是魏碑書法的代表作,具有極高的書法藝術和曆史文獻價值。以下從漢語詞典角度詳細解釋:

一、基本定義

龍門二十品是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公元493年)後,在龍門石窟開鑿過程中形成的二十則造像題記統稱。這些題記镌刻于佛龛旁,記錄造像者身份、祈願内容及年代,集中展現北魏後期書法風格演變,被公認為"魏碑體"典範。

二、内容構成

二十品主要分布于古陽洞(十九品)和慈香窯(一品),包括:

  1. 代表作品:如《始平公造像記》(唯一陽刻)、《孫秋生造像記》、《楊大眼造像記》等。
  2. 時間跨度:自太和十九年(495)至神龜三年(520),曆時25年。
  3. 書風共性:以方筆為主,結體欹側,雄強樸拙,兼具漢隸筆意與楷書雛形。

三、書法價值

  1. 魏碑典範:打破隸書傳統,開創"斜畫緊結"的楷書新體,筆法方峻剛健,如刀劈斧鑿。
  2. 曆史地位:清代學者康有為在《廣藝舟雙楫》中将其列為"上品",稱"魏碑無不佳者",推動碑學複興。
  3. 臨習範本:如《始平公造像記》的雄渾、《楊大眼造像記》的險勁,成為後世書法研習重要範本。

四、名稱由來

"二十品"概念形成于清代:

五、文化影響

  1. 石刻文獻:題記内容反映北魏民族融合、佛教信仰及社會風俗,如《孫秋生造像記》記載民間結社造像。
  2. 藝術遺産:1980年代被國家文物局列入"書法藝術最高層次研修範本",2010年龍門石窟獲世界文化遺産認證,二十品為核心價值載體。

權威參考文獻:

  1. 《中國書法大辭典》(香港書譜出版社,1987)"龍門二十品"詞條釋文。
  2. 《龍門石窟志》(中國文物出版社,2012)第三章"碑刻題記研究"。
  3. 《中國書法史·魏晉南北朝卷》(江蘇教育出版社,2009)對魏碑體的系統分析。

網絡擴展解釋

"龍門二十品"是北魏時期洛陽龍門石窟中精選的二十方造像題記,代表魏碑書法的最高成就。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定義與來源

"龍門二十品"指選自龍門石窟北魏造像題記的二十件書法精品,由清代學者康有為從近3000件題記中選出。這些題記是佛教信徒為祈福或紀念亡者刻于佛像旁的銘文,兼具宗教與藝術價值。

二、書法價值

  1. 承前啟後:魏碑上承漢隸筆意,下啟唐楷規範,呈現出隸楷過渡的獨特風貌。
  2. 藝術特征:以方筆為主,結體雄強峻拔,代表作《始平公造像記》開創陽刻碑文先例。
  3. 曆史地位:康有為在《廣藝舟雙楫》贊譽其"隨取一家,皆足成體",奠定魏碑在中國書法史的關鍵地位。

三、分布與内容

四、代表作品(部分)

  1. 《始平公造像記》(唯一陽刻)
  2. 《孫秋生造像記》
  3. 《楊大眼造像記》
  4. 《魏靈藏造像記》
  5. 《慈香窟造像記》

完整列表可通過等來源查詢。這些造像記不僅是書法瑰寶,更是研究北魏社會、宗教的重要史料。

别人正在浏覽...

白冬瓜八詠樓草靸酲酲春盎黜衣縮食詞海錯訛打不倒誕暢燈暈墊片攧撲不破抵補頓阨額度赴選高傲恭莊魂質解人頤金閨汲善九流三教九铢聚納軍風軍器客幫賫盜連三接四六師鄳阨綿繭迷津墨卿南人蒲海搶工前線儒訓澀浪删薙瘦削嵩京損省探查貼體體趣通觀全局推蕩突嵂托公行私危言危行文房四物無緖湘軍下祑習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