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漢 代頌揚 蕭何 、 曹參 德政的歌謠。《漢書·循吏傳序》:“ 漢 興之初,反 秦 之敝,與民休息,凡事簡易,禁罔疏闊,而相國 蕭 曹 以寬厚清靜為天下帥,民作‘畫一’之歌。” 顔師古 注:“謂歌曰:‘ 蕭何 為法,講若畫一; 曹參 代之,守而勿失。’”《晉書·荀勗傳》:“昔 蕭 曹 相 漢 ,載其清靜,緻畫一之歌,此清心之本也。” 宋 陳亮 《蕭曹丙魏房杜姚宋何以獨名于漢唐》:“ 曹參 以清浄而繼畫一之歌,此其君臣遇合之盛,無一念之不在斯民也。”
“畫一之歌”是漢代流傳的一首歌謠,主要用于頌揚漢初丞相蕭何、曹參推行寬厚清靜的治國政策。以下是詳細解釋:
此歌謠最早見于《漢書·循吏傳序》,記載漢朝建立初期,為糾正秦朝嚴刑峻法的弊端,蕭何與曹參推行“與民休息”政策,主張政令簡約、刑罰寬緩,使百姓得以休養生息。民衆為贊頌其德政而創作此歌。
據顔師古注,歌詞為:
“蕭何為法,講若畫一;曹參代之,守而勿失。”
意為蕭何制定的法律簡明統一,曹參繼任後堅守不改,保持政策連貫性。
“畫一”指政令統一、簡明,與秦代繁複律法形成對比。蕭何制定《九章律》奠定漢法基礎,曹參“蕭規曹隨”則體現政治智慧的傳承,兩者共同成就“文景之治”的前期積累。
“畫一之歌”不僅是曆史事件的記錄,更成為後世稱頌政策清明、官員賢能的代稱。
《畫一之歌》是一個成語,意思是以繪畫作為媒介來表達情感,抒發思想的歌曲。它是通過繪畫創作來傳達情感和思想,并借助歌聲表達。這個詞形象地描繪了創作者通過繪畫和音樂結合創作的過程。
《畫一之歌》的拆分部首是「囗」,部首的意思是「圍住」。它含有3個筆畫。
《畫一之歌》的來源是中國傳統文化和藝術。中國古代繪畫和音樂一直以來都是重要的藝術形式,而《畫一之歌》則将這兩種藝術形式結合在一起,創造出一種新的表達方式。
《畫一之歌》的繁體字為「畫一之歌」。
在古時候,「畫一之歌」的寫法可能有些許差異。然而,由于當時沒有标準的字典和規範,所以具體的古代寫法可能會存在一定的變化。
她的歌舞作品仿佛是一首《畫一之歌》,通過舞蹈和唱歌表達了自己内心的情感。
畫家、歌手、繪畫、創作、表達
畫曲、繪歌
靜态、無聲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