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铨考的意思、铨考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铨考的解釋

考核選拔。《宋史·蘇頌傳》:“今 定 不由銓考,擢授朝列;不緣禦史,薦寘憲臺。”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铨考是漢語中的一個複合詞,由“铨”和“考”兩個字組合而成,其核心含義指對官吏或人才的考核、選拔與評定。以下從詞典釋義角度詳細解析:

一、字義分解

  1. 铨(quán)

    • 本義指衡量輕重的器具(秤),引申為衡量、甄别、選拔。《說文解字》釋:“铨,衡也。”
    • 古代特指吏部選拔官吏的職務,如“铨選”“铨部”。
  2. 考(kǎo)

    • 本義為查核、檢驗。《爾雅·釋言》:“考,稽也。”
    • 衍生為對能力、績效的審核與評定,如“考核”“考績”。

二、複合詞釋義

“铨考”融合二字含義,特指:

通過系統評估選拔官吏或人才,強調公正性與程式性。

三、權威詞典定義

  1. 《漢語大詞典》

    铨考:考核官吏以定其升降。

    (第12卷,第217頁)

  2. 《辭源》

    铨考:審查考核官吏的才能資曆。

    (修訂本,第3196頁)

四、曆史制度背景

铨考制度始于隋唐,成熟于宋明,是科舉制度外選拔官員的核心機制。其流程包括:

  1. 考功司初核:審查任期内的政績、過失;
  2. 吏部複評:綜合資曆、德行、民意;
  3. 铨選定等:按評定結果決定官職升降。

參考資料

  1. 許慎. 《說文解字》. 中華書局.
  2. 《爾雅》. 上海古籍出版社.
  3. 歐陽修. 《新唐書·選舉志》. 中華書局.
  4. 《漢語大詞典》. 漢語大詞典出版社.
  5. 《辭源(修訂本)》. 商務印書館.
  6. 鄧小南. 《宋代文官選任制度諸層面》. 河北教育出版社.

網絡擴展解釋

“铨考”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為quán kǎo,其核心含義為考核選拔,主要用于古代官吏的任用和晉升評價。以下是綜合多個來源的詳細解釋:

1.基本含義

2.曆史淵源與出處

3.應用場景

4.引申意義


“铨考”既指古代對官吏的考核選拔制度,也包含權衡、審斷的抽象意義。其曆史背景和實際用例在《宋史》《易經》等文獻中均有體現。

别人正在浏覽...

标叉必竟冊匣乘槎吹毛雌啞待扣大魁天下雕鞍調糜量水端硯遁秦芙蓉并蒂甘馔歌郎隔宿構架何處轘身镬子假年簡記交胫嘉招迹痕激進派決勝獗豎空頭禍孔隙裂唇靈阃林坵沒頭神冥機鳴虵披星帶月仆數千叟宴乞飯欽負七十二撒褲腳森挺瑟瑟善應沈烈師楷索命太陽風趿拉兒貪心統制脫剝晚來五稼享上鄉下老息調諧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