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代打勝仗後,進獻所獲的俘虜及戰利品。《穀梁傳·僖公二十一年》:“冬,公伐 邾 , 楚 人使 宜申 來獻捷。捷,軍得也。”《陳書·周迪傳》:“﹝ 迪 ﹞收獲器械,俘虜士民,竝曰私財,曾無獻捷。” 宋 蘇轼 《和王鞏并次韻》:“雖無獻捷功,會賜力田爵。” 清 沉濤 《瑟榭叢談》卷下:“是地前 明 為首級庫,邊功獻捷,歸元于此。”
“獻捷”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主要指戰争勝利後向君主或朝廷進獻俘虜及戰利品的行為,具體含義和用法如下: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文獻中的用法,可參考《三國演義》《穀梁傳》等原始資料,或權威詞典如漢典(來源1、2)。
《獻捷》是一個漢字詞語,意指向勝利者緻以祝賀和敬意。
《獻捷》由兩個部首組成,分别是犬和手。
犬部首表示與狗相關的字詞,手部首則表示與手有關的字詞。
根據《新華字典》的解釋,犬部的筆畫為4,手部的筆畫為4。因此,整個《獻捷》一詞的總筆畫數為8。
《獻捷》一詞的來源來自于中國古代的官方文獻和文學作品。在古代,人們常常以此詞來表達他們對勝利者的慶賀和贊美。
該詞在繁體字中的寫法為「獻捷」。
根據史書記載,古時候漢字《獻捷》的寫法可能與現代略有不同。然而,由于缺乏具體古代文獻中的文字描寫,我們無法準确知曉。
以下是幾個使用《獻捷》的例句:
1. 我們向英雄戰士獻捷,向他們的奉獻精神緻以崇高的敬意。
2. 在這次體育競賽中,選手們以頂尖的技藝獲得勝利,值得我們向他們獻捷。
以下是一些相關的詞語:
1. 獻禮
2. 捷報
3. 緻敬
4. 勝利
5. 慶賀
以下是一些與《獻捷》意思相近的詞語:
1. 祝賀
2. 恭賀
3. 錦上添花
4. 喜訊
5. 勝利冠軍
以下是一些與《獻捷》意思相反的詞語:
1. 哀悼
2. 悔恨
3. 失敗
4. 倒退
5. 沮喪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