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隨意貌。 宋 蘇轍 《次韻張恕九日寄子瞻》:“坐曹漫爾誇勤瘁,割肉何妨誚詆欺。” 明 陶宗儀 《辍耕錄·還金絕交》:“ 麻陽 主簿 顧淵白 緻書問訊,且以辰砂一包見寄,未及啟封,漫爾置篋笥中。” 明 姚士粦 《見隻編》卷上:“良由降虜 哱拜 久懷異圖,駕言雲雲,階之為禍,庸可漫爾歸惡死者,倒置綱紀哉!”
“漫爾”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為màn ěr,其核心含義為“隨意貌”,即形容态度、行為或狀态隨性、不拘束的樣子。以下是詳細解析:
文學典籍中的用例:
現代使用:
多用于書面或文學表達,形容人的态度、動作或事物的狀态自然、無拘束,如“漫爾一笑”“漫爾應答”。
“漫爾”強調自然流露的隨意性,既可用于描述行為舉止(如“漫爾置物”),也可形容抽象狀态(如“思緒漫爾”)。需注意其文言色彩較濃,現代口語中較少使用。
如需查看更多例句或詞源考據,可參考漢典、滬江詞典等來源(詳見、2)。
《漫爾》是一個漢字詞語,意為像漫天飛舞的雪花一樣紛紛揚揚的樣子。這個詞通常用來形容事物數量多、散布廣泛、覆蓋範圍廣的情況。
《漫爾》的拆分部首是水,拆分筆畫為10畫。
《漫爾》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最早出現在《詩經·豳風·由康》一詩中。後來逐漸被廣泛應用于文學作品中。
《漫爾》的繁體字是「漫爾」。
在古代,漢字「漫爾」的寫法可能會略有不同,但整體結構并沒有太大變化。
1. 秋天來臨,樹葉像漫爾的雨點一樣紛紛飄落。
2. 天空中的星星像漫爾的璀璨寶石一樣閃爍着耀眼的光芒。
組詞:漫不經心、漫天飛舞、漫遊、漫長。
近義詞:紛飛、零散、密布。
反義詞:稀疏、有序、整齊。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