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祿的意思、後祿的詳細解釋
後祿的解釋
(1).日後的福祿。《詩·小雅·楚茨》:“樂具入奏,以綏後祿。” 鄭玄 箋:“以安後日之福祿。”《古今小說·臨安裡錢婆留發迹》:“大難不死,必有後祿。”
(2).謂後奉币帛。《禮記·坊記》:“禮之先币帛也,欲民之先事而後祿也。” 鄭玄 注:“禮之先辭而後币帛。” 孔穎達 疏:“先相見是先事,而後币帛是後祿。”
詞語分解
- 後的解釋 後 (③後⑥後) ò 上古稱君主:商之先後(先王)。 帝王的妻子:皇後。太後。 指空間在背面,反面的,與“前”相對:後窗戶。後面。後學。後綴。後進。 時間較晚,與“先”相對:日後。後福。後期。 指次序
- 祿的解釋 祿 ù 古代官吏的俸給:祿米。祿位(借指官職)。祿蠹(指追求官祿的人)。祿食。俸祿。無功受祿。 福:“兒已薄祿相,幸複得此婦”。 姓。 筆畫數:; 部首:礻; 筆順編號:
專業解析
"後祿"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字義和典籍用例兩方面進行解析,主要包含以下核心意思:
-
君主賜予的福祿或恩寵:
- "後"在此語境中常指君主、帝王(如"後王")。"祿"指俸祿、福氣、恩澤。
- 因此,"後祿"指由君主所賜予的俸祿、福分或恩寵。這體現了古代社會君臣關系與恩賜觀念。
- 來源參考: 《古代漢語詞典》(商務印書館)在"祿"字條下,有"福祿;俸祿"的釋義,并常與君恩相關;"後"字有"君主;帝王"的義項(如《尚書·湯誓》"我後不恤我衆")。
-
後來的福分或晚年的福氣:
- "後"也可指時間上較晚的、未來的。"祿"指福氣、福運。
- 因此,"後祿"可指一個人在未來或晚年所享有的福分、好運。
- 來源參考: 《現代漢語詞典》(商務印書館)中,"後"有"時間較晚的;未來的(跟‘前’或‘先’相對)"的義項(如"後天"、"後福");"祿"有"古代稱官吏的俸給"引申為"福氣;福運"的義項(如"福祿壽")。 《辭海》(上海辭書出版社)對"祿"的解釋也包含"福"的含義。
字源與權威解析:
- 後: 甲骨文字形像婦女産子之形,本義為生育、君主(引申為最高統治者),後引申出時間、空間上在後的含義。《說文解字》:"後,繼體君也。" 指繼承王位的君主。
- 祿: 本義指上天或君主賜予的福分、俸祿。《說文解字》:"祿,福也。" 段玉裁注:"《詩》言福、祿多不别。《釋诂》、《毛詩》傳皆曰:‘祿,福也。’此古義也。” 明确指出了“祿”即“福”的本義。
“後祿”一詞的核心含義指向“君主賜予的福祿恩寵” 或“後來的/晚年的福分”。其理解需結合具體語境,但都體現了對福分、恩澤來源(君主)或時間(未來)的強調。該詞在現代漢語中使用頻率較低,多見于古籍或特定語境。
網絡擴展解釋
“後祿”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古典文獻和現代釋義兩方面進行解析:
一、基本釋義
-
日後的福祿
- 出自《詩經·小雅·楚茨》:“樂具入奏,以綏後祿”,鄭玄注解釋為“安享未來的福祿”。這一含義強調對将來福祉的期許,如《古今小說》中“大難不死,必有後祿”即用此意,表達經曆磨難後終獲福報的寓意。
-
後奉币帛(禮儀行為)
- 源自《禮記·坊記》:“禮之先币帛也,欲民之先事而後祿也”,指在禮儀中先以言辭表達敬意,再奉上財物(币帛),體現“先盡職責,後取報酬”的倫理觀念。
二、用法與語境
- 文學與口語:第一釋義常見于古典文學和俗語中,多用于祝福或總結人生經曆;第二釋義則多見于古代禮制文獻,現代使用較少。
- 示例:
“他早年曆經坎坷,如今事業有成,真應了那句‘大難不死,必有後祿’”。
三、相關參考
如需進一步考證,可查閱《漢典》《禮記》及《古今小說》等原始文獻。
别人正在浏覽...
拌命兵痞子側影成仿吾踳馳楚幽詞禁湊熱鬧撮科打哄單食短話趓樓餌人方賄非材肥遺風轫構妖絓眼豪賢鶴嘴鎬猴頭菇建分間量,間量兒睫眼間機耕急棹卷煙鐍圍潰敗良裘路奠錨燈冒取毛詩免疫學念戀甯所平早青稞麥清韻楸葉膏柔忍塞上翁聖神送夏隨大溜肅爽圖窮握霧拿雲五霸污言嗚邑顯目小兩口枭斬協事亵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