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藥膏名,以楸葉制成。 明 李诩 《戒庵老人漫筆·楸葉膏法》:“ 汝州 楸樹極多……立秋日太陽未升,采其葉熬為膏,傅瘡瘍立愈,謂之楸葉膏。”
楸葉膏是一種傳統中藥制劑,其解釋可綜合多來源信息歸納如下:
一、基本定義 楸葉膏是以楸樹葉為主要原料熬制的藥膏,主要用于治療熱毒引起的瘡瘍、癰腫等皮膚病症。其名稱源于制作原料和形态,古代文獻如明代李诩《戒庵老人漫筆》記載了具體制法。
二、制作與用法
三、相關說明
如需進一步了解配方細節或現代應用,可參考《聖濟總錄》《戒庵老人漫筆》等古籍原文(來源:、3、6)。
楸葉膏是一種中藥材。拆分部首和筆畫為:楸(木,丨丶,四畫)+ 葉(艹,十,五畫)+ 膏(肉,月,四畫)。
楸葉膏的來源可以追溯到我國古代中醫藥學理論和實踐。在中醫傳統中,楸葉膏常被用作治療皮膚病和瘙癢症狀的藥物。
楸葉膏在繁體字中的寫法為「楸葉膏」。
在古代,楸葉膏的漢字寫法稍有不同。楸的古字形為「梧」,葉的古字形為「華」,膏的古字形為「羔」,所以古時候漢字寫作「梧華羔」。
1. 楸葉膏具有清熱解毒、潤肺止咳的作用。
2. 他用楸葉膏治療了許多長期困擾的皮膚問題。
組詞:楸葉湯、楸葉素、膏藥、膏方。
近義詞:梧葉膏、草本膏。
反義詞:幹葉膏、梧葉湯。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