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方賄的意思、方賄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方賄的解釋

土産;地方所有的財物。《逸周書·明堂》:“頒度量而天下大服,萬國各緻其方賄。” 朱右曾 校釋:“方賄,土之所有。”《國語·晉語六》:“夫王者成其德,而遠人以其方賄歸之,故無憂。” 韋昭 注:“方,所在之方。賄,財也。”《孔子家語·辯物》:“昔 武王 克 商 ,通道於九夷百蠻,使各以其方賄來貢而無忘職業。” 唐 李商隱 《為荥陽公進賀正銀狀》:“前件銀,出非大冶,貨在中金,敢以元正,式陳方賄。”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方賄”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内容詳細解釋:

詞義解析

  1. 基本含義
    “方賄”指地方特有的財物或土産,由“方”(所在之地)和“賄”(財物)組合而成,強調某地區的特産或貢品。

  2. 詞源與構成

    • 方:原指方位、區域,引申為地方、屬地(如《逸周書》中“萬國各緻其方賄”)。
    • 賄:古義為財物,非現代“賄賂”的貶義(如《國語》韋昭注“賄,財也”)。

文獻例證

發音與結構

“方賄”是古代文獻中表示地方財物的術語,常見于描述諸侯國或屬地進貢的語境,強調地域性和物質屬性。需注意其與現代“賄賂”一詞的語義差異。

網絡擴展解釋二

《方賄》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詞,它的意思是“所賄賂的東西或行為”。其中,《方》的部首是“方”字旁邊的“㇆”部首,它的筆畫數是4畫,《賄》的部首是“貝”字旁邊的“貝”部首,它的筆畫數是11畫。 《方賄》一詞來源于古代漢語,它的意義是指人們為了達到某種目的而采取的賄賂行為。在繁體字中,《方賄》這個詞仍然保持着相同的意思和寫法。 根據古時候漢字的寫法,我們可以将《方賄》這個詞拆分為兩個獨立的字:“方”和“賄”。在古代,這兩個字的寫法并沒有太大的變化。隻不過在隸書和篆書中,《方》字的形狀可能與現代略有不同,而《賄》字的寫法則更加草率。 以下是一些關于《方賄》的例句: 1. 他利用方賄手段,成功地獲得了合同。 2. 政府決心打擊方賄行為,維護社會的公正與公平。 一些與《方賄》相關的組詞包括:行賄、受賄、賄賂等。這些詞都和賄賂行為有關,用來描述不道德的行為或違法的行為。 與《方賄》近義詞有:賄賂、貪污、受賄等詞,它們的意思都與賄賂行為相關,用來描述非法或不道德的行為。 與《方賄》相反的詞是廉潔,它的意思是“不收受賄賂,誠實正直”。 希望以上回答能幫助到您!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