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同心合力地辦事。《周禮·春官·大史》:“戒及宿之日,與羣執事讀禮書而協事。” 鄭玄 注:“協,合也,合謂習録所當共之事也。” 孫诒讓 正義:“羣執事所共為之事并習録之,使合一,無有差舛也。”
“協事”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方面解析:
協事指同心合力地辦事,強調多人協作完成事務。該詞由“協”(合作)與“事”(事務)組合而成,體現共同行動的核心意義。
現代漢語中“協事”使用較少,但“協作”“協辦”等衍生詞仍保留其核心含義,強調團隊合作的重要性。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周禮》原文及漢代注釋文獻。
《協事》是一個漢字詞語,意為協助處理事務、合作辦理事情。
《協事》的部首是人字旁(亻),總共有8畫。
《協事》一詞源自《左傳·昭公十二年》,原文中有“協事于女”一句,意為協助女性處理事務。後文化中日漸廣泛使用,成為描述合作助力,共同辦理事情的詞語。
《協事》的繁體寫法為「協事」。
在古時候,「協事」可以寫作「協」+「事」,其中「協」表示和諧、協助,「事」表示事務。這種寫法更簡潔,但現代漢字書寫一般采用完整的「協事」形式。
1. 他們協事完成了這項艱巨的任務。
2. 我們需要相互協事,才能取得更好的成果。
協助、協作、事務、處理、辦理
合作、共同、協同、協力、合辦
單幹、獨自、孤立、獨立、自行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