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良馬名。《左傳·定公三年》:“ 唐成公 如 楚 ,有兩肅爽馬, 子常 欲之。” 杜預 注:“肅爽,駿馬名。” 孔穎達 疏:“爽或作霜。 賈逵 雲:‘色如霜紈。’ 馬融 説:‘肅爽,鴈也。其羽如練,高首而脩頸,馬似之,天下稀有。’” 北魏 郦道元 《水經注·涢水》引作“肅霜”。
本用以形容秋天景色,猶言天高氣爽。亦借以形容其他事物和人的性格。 唐 張宣明 《山行見孤松成詠》:“孤松鬱山椒,肅爽淩清霄。” 宋 蘇舜欽 《夏熱晝寝感詠》:“賢路自肅爽,朝政不復渾。” 明 張鳳翼 《紅拂記·天開良佐》:“ 靖 聞大王肅爽凝威,嵯峨擅德,是以立像清廟,作鎮金方。” 清 昭槤 《嘯亭雜錄·西苑門習射》:“己巳秋,天氣肅爽,上乃習射門側,發二十矢,中者十九。”
“肅爽”一詞的含義可從以下兩方面解析:
如需進一步探究具體文獻案例,可參考《左傳》《水經注》及唐宋詩文等原始資料。
肅爽是一個形容詞,意思是嚴肅莊重、清爽舒適的狀态。
部首:⺼(肉)
筆畫:12畫
來源:肅爽這個詞最早見于《紅樓夢》一書中,用來形容人物神态莊重、舉止清爽。後來逐漸被廣泛使用。
繁體:肅爽
古時候漢字寫法:肅爽
例句:這位老師舉止肅爽,給人一種莊重而可靠的感覺。
組詞:肅穆、肅清、肅靜、莊肅、莊嚴
近義詞:莊重、莊嚴、肅穆
反義詞:輕松、隨意、糊塗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