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視及;看到。 蔡有守 《送抱香之南洋》詩:“我逾思君君逾遠, 南溟 絓眼渺愁餘。”
關于“絓眼”一詞的詳細解釋,目前可查的公開資料中暫未收錄該詞的具體含義。結合現有搜索結果和相關分析,可能存在以下情況:
詞形存疑
該詞可能為生僻詞、方言詞彙或書寫有誤。例如:
建議核對來源
若該詞出自古籍或特定方言,建議提供更多上下文或出處,以便進一步考證。
相近詞彙參考
以下為字形或發音相近的詞彙釋義:
若需進一步探讨,請補充具體語境或文獻來源。
「絓眼」指的是人眼受到外界刺激而産生的疼痛或不適感。這個詞通常用來形容眼睛受到沙子、灰塵、煙塵或其他物體刺激時的痛感。
「絓眼」的部首是「糸」,由一根橫線代表。它的筆畫數分别為「紐」的11畫和「眼」的10畫。
「絓眼」是簡體漢字的寫法,對應的繁體字為「絓眼」,沒有太大差别。
在古代,「絓眼」的寫法可能有所差異。根據文字學的研究,古時候可能使用「絓瞼」來表示眼睛受到刺激的情況。
1. 當我騎自行車經過沙塵較多的地方時,常常會感到絓眼。
2. 看到煙花爆炸的時候,人們要小心不要被玻璃碎片絓眼。
1. 眼病:眼睛患上的疾病。
2. 眼鏡:用于矯正視力或保護眼睛的光學工具。
3. 眼科:研究眼部疾病和視覺問題的醫學科學。
4. 沙眼:一種由細菌感染引起的眼睛疾病。
1. 異物入眼:代表眼睛受到異物刺激。
2. 眼疼:表示眼睛疼痛的感覺。
3. 眼脹:表明眼睛感到酸脹、不舒服。
舒適:表示眼睛狀況良好,沒有不適感。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