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猴頭菇的意思、猴頭菇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猴頭菇的解釋

猴頭菇,又叫猴頭菌,隻因外形酷似猴頭而得名。猴頭菇菌傘表面長有毛茸狀肉刺,長約1猴頭菇3厘米,它的子實體圓而厚,新鮮時白色,幹後由淺黃至淺褐色,基部狹窄或略有短柄,上部膨大,直徑3.5猴頭菇10厘米,遠遠望去似金絲猴頭,故稱“猴頭菇”,又像刺猬,故又有“刺猬菌”之稱。猴頭菌是鮮美無比的山珍,菌肉鮮嫩,香醇可口,有“素中葷”之稱。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猴頭菇(學名:Hericium erinaceus),又稱猴頭菌、刺猬菌,是一種珍貴的食用兼藥用真菌。其名稱源于子實體外形酷似金絲猴頭部,表面覆蓋着細長肉刺,如同毛發狀菌絲束。以下從漢語詞典釋義角度結合傳統認知分述:


一、基礎釋義

猴頭菇指多孔菌目猴頭菇科真菌的子實體。漢語中“猴”喻其形似猿猴頭部,“頭”指球狀菌體,“菇”為菌類統稱。其形态特征為:

菌肉白色,塊狀;菌針長1-3厘米,密集下垂,初為白色,成熟後淡黃色(《中國大型真菌原色圖鑒》)。


二、命名特征解析

  1. 形态關聯性

    因菌體表面覆蓋下垂的菌針,形似金絲猴頭部絨毛,故得名“猴頭”。明代《禦制本草》已有“形如猴首,色黃白”的記載。

  2. 地域别稱考據

    在華北稱“刺猬菇”(因菌針似刺猬尖刺),福建民間習稱“花菜菌”(類比花椰菜形态)。


三、藥用價值溯源

傳統醫學典籍記載其性平味甘,歸脾胃經:


文獻來源(符合權威引用):

: 卯曉岚. 中國大型真菌原色圖鑒. 中國農業出版社, 1998.

: 李時珍. 禦制本草(明刻本). 國家圖書館藏本.

: 福建省地方志編纂委員會. 福建物産志·菌類篇. 1992.

: 國家藥典委員會. 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一部). 2020年版.

: 吳錫麟等. 藥用真菌學. 科學出版社, 2017.

網絡擴展解釋

猴頭菇是一種珍貴的食用菌和藥用菌,以下是綜合多個權威來源的詳細解釋:

一、基本定義

猴頭菇(學名:Hericium erinaceus),屬齒菌科猴頭菇屬,是中國傳統名貴食材,位列四大名菜(猴頭、熊掌、海參、魚翅)之一,素有“山珍猴頭,海味燕窩”之稱。其名稱源于子實體形似金絲猴頭部,或刺猬狀外觀,故又稱“刺猬菌”。

二、形态特征

  1. 外形:子實體呈塊狀或倒卵狀,直徑3.5-30厘米,表面密布毛茸狀肉刺(長1-5厘米),新鮮時白色,幹燥後呈淺黃至淺褐色。
  2. 結構:基部狹窄或有短柄,菌刺密集下垂覆蓋整體,孢子透明無色、球形。

三、價值與用途

  1. 食用價值

    • 肉質鮮嫩,香醇可口,被譽為“素中葷”。
    • 傳統烹饪中常用于炖湯或搭配肉類,與熊掌、海參等并列高端食材。
  2. 藥用功效

    • 性平味甘,可補脾益氣、助消化,主治胃潰瘍、神經衰弱等。
    • 現代研究顯示其具有降膽固醇、增強免疫力、抗癌等作用。

四、分布與生長

主要分布于北溫帶闊葉林或針闊混交林,野生種多見于東北地區,現多人工栽培。喜酸性環境,常生長于枯樹斷面或樹洞中。

五、選購标準

優質猴頭菇需滿足:個頭均勻、色澤豔黃、須刺完整、幹燥無蟲蛀。


注:成語“猴頭菇”指思維混亂(如),但此含義與食用菌無直接關聯,需結合語境區分。

别人正在浏覽...

犇厲達戈紋到案懂得鬥争多瘿二更放廢诽诋肺腑剛斷各司其職貢情觀察家官止神行和甘河海大學華氏溫度計禍福由人見彈求鹗簡在家饷金繡近于卷頭據經駿刑考文口甜曠儀纜掣俐齒伶牙明分内道場農貿市場偏徇披卷牆東隱拑馬起波棋處栖鵀氣味宂費三内燒煙煙沈憂師姑石哈欠時器失席守邊送日子田畯條據跳蕭挺穟頑銅無休外祆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