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e’ll meet again some other day] 以後還會有見面的機會
想居士這等疏財仗義,高才大德,今日相别,後會有期。——《元曲選·來生債》
謂日後還會有相見之時。《三國演義》第二七回:“後會有期,将軍保重。”《二刻拍案驚奇》卷十九:“你隻依着我,後會有期。” 洪深 《趙閻王》第一幕:“咱們有冤報冤,有仇報仇,老子活着不能見你,做鬼也是後會有期,你記着點兒吧!”
“後會有期”是一個常用于離别場景的成語,以下是詳細解釋:
如需更全面的來源信息,可參考漢典或滬江詞典。
《後會有期》是一句常用于離别時的告别用語,意為“以後還有見面的機會”或“我們還會再見的”。
《後會有期》這個詞的拆分部首為“口”和“口”,共兩個部首,并且它的總筆畫數為14畫。
《後會有期》這個詞最早出現在中國古代文學作品《紅樓夢》中。在小說中,黛玉和寶玉之間的感情糾葛使得“後會有期”這句話成為了永恒的離别告别之詞。
《後會有期》的繁體寫法為《後會有期》。
在古時候,《後會有期》這個詞的寫法可能會有一些變化,但基本上仍然保留了現代的字形和意思。
1. 即使我們今天要分别,我相信後會有期。
2. 别難過,後會有期的。
1. 後會有期的承諾
2. 告别時的後會有期
3. 等待後會有期的到來
1. 再會
2. 再見
3. 日後相見
1. 永訣
2. 永别
3. 畢生不見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