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攝提的意思、攝提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攝提的解釋

(1) [梵prajnapti]∶佛教教義中的三假設,即有關法(事物)、受(感受)、名(名稱)的假設。又作“波羅聶提”

(2) [star's name]∶星名

(3) [Shetige]∶“攝提格”簡稱,即寅年

攝提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楚辭·屈原·離騷》

詳細解釋

(1).星名。屬亢宿,共六星。位于大角星兩側,左三星曰左攝提,右三星曰右攝提。《韓非子·飾邪》:“初時者 魏 數年東鄉攻盡 陶 衛 ,數年四鄉以失其國,此非豐隆、五行、太一、王相、攝提……歲星數年在西也。”《史記·天官書》:“大角者,天王帝廷,其兩旁各有三星,鼎足句之,曰攝提。” 司馬貞 索隱:“攝提之言提攜也。言提鬥攜角以接於下也。” 元 郝經 《緯亢行》:“綱紀梁棟兩攝提,招搖玄弋動光煇。” 明 徐渭 《春興》詩之三:“二月四日吾以降,攝提尚復指蒼龍。”

(2).“ 攝提格 ”的省稱。《楚辭·離騷》:“攝提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 王逸 注:“太歲在寅曰攝提格。”《後漢書·張純傳》:“今攝提之歲,倉龍甲寅,德在東宮。” 唐 無名氏 《冥音錄》:“歲攝提,地府當有大變。”參見“ 攝提格 ”。

(3).古代傳說自天地開辟至 春秋 魯哀公 十四年獲麟,共分為十紀。攝提為第三紀。參見“ 十紀 ”。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攝提”是漢語中具有多重含義的古代天文曆法術語,具體釋義如下:

一、星官名稱 “攝提”指歲星(木星)的别稱,屬古代星官體系中的“攝提六星”,分列于大角星兩側,左三星為“左攝提”,右三星為“右攝提”。《史記·天官書》記載:“大角者,天王帝廷,其兩旁各有三星,鼎足句之,曰攝提。”其功能與觀測季節、方位相關(參考來源:《漢語大詞典》中華書局,1999年)。

二、紀年術語 “攝提格”的簡稱,為古代歲星紀年法中“寅年”的别稱。《爾雅·釋天》載:“太歲在寅曰攝提格。”古人以歲星運行周期劃分年份,攝提格對應地支“寅”,如《楚辭·離騷》“攝提貞于孟陬兮”即指寅年寅月(參考來源:《中國大百科全書·天文學卷》)。

補充說明 該詞在《星經》《漢書·天文志》等典籍中均有記載,體現了中國古代天文與曆法的緊密關聯。現代研究中,攝提星官對應西方天文學的牧夫座恒星系統。

網絡擴展解釋

“攝提”是一個多義詞,其含義在不同語境下有顯著差異,主要涉及天文學、紀年術語及佛教概念。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天文學含義(主要用法)

  1. 星官名
    指中國古代星官體系中的“左攝提”和“右攝提”,共六顆星,位于大角星(牧夫座α)兩側,屬二十八宿中的亢宿。其功能與定季節相關,左、右攝提分别為定季節的官員象征。

  2. 歲星别稱
    在部分文獻中,“攝提”也指歲星(即木星),因其運行周期與紀年相關,成為古代天文觀測的重要參照。

二、紀年術語

  1. “攝提格”簡稱
    古代歲星紀年中,“攝提格”對應地支的“寅年”,故“攝提”可簡稱為寅年。例如《楚辭·離騷》中“攝提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即指屈原生于寅年寅月寅日。

三、佛教術語(較少見)

在佛教教義中,“攝提”被解釋為“三假設”,涉及對事物(法)、感受(受)、名稱(名)的哲學假設,又稱“波羅聶提”。但此用法多見于低權威文獻,可能屬于特定語境下的引申義。

“攝提”的核心含義集中于天文星象和紀年體系,尤其在《史記》《楚辭》等古籍中高頻出現。佛教解釋則較為邊緣化,需結合具體文獻語境判斷。

别人正在浏覽...

拜官卑贊廷式梐梱並騖撥嘴參畢插關兒麤疏麤缞斬打擂台大器諜诇恩德如山鲕石風宇風谕附搭婦女學箇中人家過曲含經堂捍救紅霞米滑頭昏聩駕名奸盜椒闼驚惋戡難浪淘淘流氓無産者眉高眼低沒了落闵雨秘逸目眦泥豬疥狗牌寳盼望篇次郫釀僑屬清要瓊室拳壇肉片賽如夙分探真塗竄推調腿腕威行文冊夏令顯昌岘山碑邪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