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指價值不大的著作。《漢書·藝文志》“《周訓》十四篇” 顔師古 注引 漢 劉向 《别錄》:“人閒小書,其言俗薄。”《南齊書·陸澄傳》:“ 賈氏 注《經》,世所罕習;《穀梁》小書,無俟兩注。” 唐 劉知幾 《史通·雜說上》:“近見皇家所撰《晉史》,其所採亦多是短部小書,省功易閲者。”
(2).舊指兒童啟蒙讀物。如《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等。 老舍 《四世同堂》一:“老人在幼年隻讀過三本小書與六言雜字。”
(3).對己作之謙詞。 宋 朱熹 《答趙提舉善譽書》:“近又嘗編一小書,略論象數梗概。”《<許傑散文選集>自序》:“我敬以這本小書,作為我對于祖國實現四化的獻禮。”
(4).小字書寫。 唐 韓愈 《上考功崔虞部書》:“欲事幹謁,則患不能小書,困於投刺。” 五代 王仁裕 《開元天寶遺事》卷下:“ 蘭 遂小書其字繫於足上,燕遂飛鳴而去。”《宋詩紀事》卷九六引 明 郁逢慶 《書畫題跋記》:“壁上小書一絶, 君謨 真迹也。”
(5).曲藝之一。 江 浙 一帶俗稱有說有唱的彈詞為小書,以别于隻說不唱的大書(評話)。 清 俞樾 《茶香室三鈔·委順子說書》:“平話一流,已見 宋 人小説中,而此技獨盛行於 蘇 ……《玉蜻蜓》、《珍珠塔》、《三笑》、《白蛇傳》之類曰小書。”
(6).裝訂成冊的連環畫。 茅盾 《子夜》六:“你總沒說到我的一箱子小書!” 茅盾 《上海》三:“所謂‘小書’,是半圖半字的小說,名為‘連環圖畫小說’。”
(7).小冊子。 梁斌 《播火記》第二卷十九:“ 賈湘農 手裡拿着一本小書,是《遊擊戰術》。”
“小書”是漢語中具有多重含義的名詞,其核心釋義可從以下四個角度解析:
短篇書籍
指篇幅短小、内容簡明的書籍,常用于兒童啟蒙或通俗讀物。例如《三字經》《千字文》等傳統蒙學讀物常被稱為“小書”。現代語境中也指簡裝本或口袋書。
方言特指
在吳語、江淮官話等方言中,“小書”專指連環畫(俗稱“小人書”)。這種用法源于20世紀中葉,因連環畫圖文結合、開本小巧而得名。
書法術語
指代小楷字體,與“大書”(榜書)相對。清代書法理論家包世臣在《藝舟雙楫》中提到:“小書須嚴謹,大書貴氣象”,強調小楷書寫的規範性。
書信謙稱
舊時文人交往中,謙稱自己的書信為“小書”,如明代尺牍集《小書軒尺素》即以此為命名依據,體現傳統禮儀中的自謙文化。
關于“小書”的詞義,綜合權威資料和不同語境,其含義可分為以下幾點:
基本含義
延伸含義 3.曲藝名詞:江浙地區對“彈詞”的别稱,屬于地方曲藝形式。例如造句中提到的“小書房”“彈詞小書”等用法。 4.謙稱己作:文人常用以謙稱自己的作品,如朱熹在書信中稱其著作為“一小書”。
其他用法 5.文學虛構角色:網絡小說《超魔殺帝國》中的靈魂人物“小書”,屬特定作品中的虛構名稱,非通用詞義。
提示:若需了解具體古籍或文學作品中的用例,可參考《漢書》《南齊書》等文獻來源。
百尺堰邦土貶悴邊劇骉骉滮池水不恌倉米參坐當緊大嶽颠倒幹坤滌耳氐人髑髅遏流雲阜熙撫有高步通衢更踐鬼録鼓角齊鳴含識昏睡簡習孑傑糾縛急行軍踞嫚駿波虎浪君子不器課厲匡谷蠟沈屢遷蠻頭梅花笛悶海愁山墓道涅菩泥水刀坡公堤婆娘前八司蜻蜓點水秋稼啟右全烝賞好世士蜀魂說溜了嘴摅忠天顔托天歪打正着罔罔違天五臧曉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