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詩作的刻本。 宋 楊萬裡 《題太和宰卓士直寄新刻<峪快閣詩真迹>》詩:“百年 卓茂 傳詩印,印出風光色色新。” 金 元好問 《感興》詩之二:“詩印高提教外禪,幾人針芥得心傳。”
“詩印”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綜合以下信息進行解釋:
指詩作的刻本,即詩歌的印刷版本或刻印本。該詞常用于描述詩歌通過刻版印刷流傳的形式。
部分文獻中,“詩印”也被引申為詩歌創作與傳播的象征,如結合書法、印章藝術,體現“大樸不雕”的美學哲理。
在姓名學中,“詩印”作為名字時,寓意才華與品德兼備,但此用法與詞語本義關聯較弱。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詩句背景,可參考《楊萬裡集》《元好問詩注》等古籍。
詩印是指印章上刻的詩句或詩人的名字。印章在古代被視為身份的象征和文化的體現,因此用印章蓋章的文書往往都配備有詩句,以顯示文人的風采和才華。
詩印的拆分部首是詩(shī)和印(yìn),其中“詩”部的部首為讠,讀音為shē、shé,一共4畫;“印”部的部首為卩,讀音為yìn,一共9畫。
詩印作為一種文化形态,源于古代的印章文化。在古代,印章是用來标識個人身份,并在文書上留下獨特的印記。文人雅士将印章視為一種藝術形式,将自己的詩句或詩名刻在印章上,以彰顯自己的才華和個性。
《詩印》的繁體字為「詩印」。
在古代,詩印的印章上的漢字寫法與現代稍有不同。例如,「摹仿」的「摹」字,在古代常寫作「摹」字旁加「日」,形如「擟」,表示摹仿或模拟的意思。
1. 他使用了一枚印章,上面刻有他創作的詩句,即他的詩印。
2. 作為一名文人,他注重文化傳統,所以他的印章上刻的是他的詩印。
1. 詩人:指創作詩歌的人。
2. 印章:用來蓋章的工具,上面刻有文字或圖案。
3. 韻文:有一定詩體的文字作品。
4. 詩詞:泛指古代文人創作的詩歌文學作品。
1. 印記:指留下的印迹或痕迹。
2. 徽章:具有象征意義并佩戴在身上的标志物。
1. 世俗:指與文化傳統無關的、與一般社會習俗相關的。
2. 務實:指重視實際、追求實用的。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