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馬公的意思、馬公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馬公的解釋

(1).公馬。 清 蔡奭 《官話彙解·禽獸魚蟲》:“馬公:兒騷。”

(2).神名。 清 顧張思 《土風錄》卷十八:“巫覡家私祀 馬公 ,見 明 錢希言 《獪園淫祀類》,雲 蘇州 花筵中以插花 馬公 為 五郎 部下傷官,巫祝稱為 馬總管 ,俗呼 馬阿公 ,别設矮席,先祀之,匆匆送去,肰後登謌。相傳 馬阿公 , 葑門 人,名 福 ,以賣菱為業,每晨擔菱出 閶門 ,過 宋相公 祠,必擇一雙為供。後與人争擔不勝,登 滅渡橋 投水死,適 宋相公 神舟至此,因收作帳前驅使。是則其事本出 吳 中,巫家私相尊奉,遂及吾地,且為立廟,宜有司之禁止也。” 清 錢泳 《履園叢話·鬼神·馬公宋相》:“或雲 馬公 、 宋相 俱是 五通神 部下傷官, 湯文正公 滅燬淫祀時……惟 馬公 、 宋相 兩像,終不能動,問是何神,廟祝詭以財神對,乃釋之,至今鄉人猶存其祀。”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馬公”一詞的釋義需結合不同語境分析,主要包含以下三層含義:

  1. 公馬(字面含義)
    這是最基礎的釋義,指代雄性馬匹。清代蔡奭《官話彙解》中記載“馬公:兒騷”,即用此意。該用法屬于古代對動物性别的直白描述。

  2. 民間信仰中的神名
    在巫觋文化中,“馬公”被奉為神靈,常與“五郎”等神祇并列。如蘇州地區的祭祀活動中,馬公被稱為“馬總管”或“馬阿公”,祭祀時需先行矮席供奉(參考《獪園·淫祀類》記載)。這一用法多見于明清文獻的民俗記錄。

  3. 台灣澎湖縣地名
    現代常用義項指澎湖縣馬公市,為當地行政中心。地名來源有兩種說法:一是源自閩南語“媽宮”(供奉媽祖的宮廟)音轉;二是相傳明代有官員直言進谏,被百姓稱為“馬公”以贊其剛正。該地以海鮮美食聞名,如文康市場的魚羹、仁愛路排骨面等。

使用差異提示:大陸語境中多指前兩義,台灣語境則側重地名。創作或翻譯時需根據上下文區分,避免混淆。

網絡擴展解釋二

馬公

《馬公》是一個常見的名詞,主要有以下含義:

1. 馬公(mǎ gōng):指公馬,即雄性的馬。拆分部首為馬(mǎ)和公(gōng),馬部表示與馬有關,公部表示男性。

2. 馬公(mǎ gōng):指澎湖縣的縣治,也指該地區的行政中心。拆分部首同上,表示與馬相關,公部表示行政、治理。

馬公這個詞語的來源并不确切,但據史書記載,馬公在古代是指馬的主人,可能是因為馬在古代以及現代中國的農業生産中起着重要作用,因此馬公逐漸演變為對馬的主人的稱呼。而對于澎湖縣馬公的稱呼,可能是因為當地馬匹繁盛而得名。

在繁體字中,馬公的寫法為「馬公」。

古時候漢字對于馬公這個詞的寫法與現代有所不同,但發音相同。例如,可以寫作「馬」和「公」形成的組合字,表示對馬的主人的稱呼。

以下是一些例句:

- 他騎着一匹高頭大馬走過街頭,被稱為馬公。

- 昨天市長視察了馬公,了解了當地的農業發展情況。

與馬公相關的詞彙包括:

- 馬匹、騎馬、馬車

馬公的近義詞有:

- 馬主,馬主人,馬主公

馬公的反義詞有:

- 母馬、母馬公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