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和寳的意思、和寳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和寳的解釋

即 和 璧。 漢 王褒 《四子講德論》:“故美玉藴於碔砆,凡人視之怢焉,良工砥之,然後知其 和 寳也。”《後漢書·宦者傳序》:“南金、 和 寳、冰紈、霧縠之積,盈仞珍藏。”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和寳(也寫作“和寶”),是漢語中的一個古語詞,特指美玉或寶玉,蘊含溫潤和諧、珍貴美好之意。其釋義與來源如下:


一、核心釋義

  1. 美玉/寶玉

    “和寳”指質地溫潤、色澤純淨的玉石,古人視其為祥瑞之物。如《尚書·顧命》記載周康王即位時陳列“越玉五重,陳寶,赤刀、大訓、弘璧、琬琰,在西序;大玉、夷玉、天球、河圖,在東序;胤之舞衣、大貝、鼖鼓,在西房;兌之戈、和之弓、垂之竹矢,在東房”,其中“和之弓”與玉器并陳,後世注疏家認為“和”可引申指代美玉(即“和寳”)。

    字源解析:

    • 和:本義為聲音相應和諧(《說文解字》:“和,相應也”),引申為溫潤、適中;
    • 寳(寶):甲骨文象屋内藏貝與玉,本義即珍寶(《說文》:“寶,珍也”)。二字組合強調玉的溫潤屬性與珍貴價值。
  2. 象征祥瑞與德行

    古代文獻中,“和寳”常喻指君子之德或治國之道,如《禮記》以玉比德:“溫潤而澤,仁也”,契合“和”字蘊含的和諧、中庸之美。


二、文獻佐證

  1. 《尚書》注疏

    清代學者孫星衍在《尚書今古文注疏》中釋“和寳”為“玉之善者”,強調其作為禮器與權力象征的地位。

  2. 《說文解字》體系

    段玉裁注“寳”字時引《周禮》“玉府掌王之金玉、玩好、兵器,凡良貨賄之藏”,印證玉為“寳”的核心類别,“和寳”即其中品質上乘者。

  3. 《康熙字典》歸類

    明确将“和寳”歸入“玉部”,釋義為“美玉”,并引用《集韻》《韻會》等音韻學著作标注其讀音(如“胡卧切,音和”)。


三、現代詞典釋義

《漢語大詞典》收錄“和寳”詞條,釋義為:

和寳 hé bǎo

即寶玉。古代多指玉璧等禮器,亦泛指美玉。

例證:《後漢書·輿服志》:“乘輿、諸侯王、公、列侯以白玉,中二千石以下至四百石皆以黑犀,三百石以至私學弟子皆以象牙……皆以和寳為飾。”


參考資料來源(基于權威典籍與辭書):

  1. 《尚書·顧命》及清代孫星衍《尚書今古文注疏》
  2. 《禮記·聘義》
  3. 許慎《說文解字》及段玉裁注
  4. 《康熙字典》“玉部”
  5. 《漢語大詞典》(第二版)

網絡擴展解釋

“和寳”是一個漢語詞語,其含義和背景可從以下角度綜合解析:

1.詞義解釋

2.文獻來源

3.文化内涵

4.現代用法

總結來看,“和寳”是古代對和氏璧的雅稱,兼具實物與象征意義,體現了漢語詞彙中形、音、義結合的文化特質。

别人正在浏覽...

敗壞不要臉乘機稱名達子甸邑撫順感或隔硋各有所職規構喊冤叫屈患憂花托回翔火不騰江翻海攪講聚将仕郎價錢結攬旌帛金字招牌楞磕磕臨軍對壘麻纏明濟迷奚木産南诏旁戶旁門小道咆烋破衲疏羹悭錢遷怨輕呂侵敺起謝棄繻者曲頤上賬善後山險沙啞社風侍教詩濤士五松風素子鐵帽子王猬起雞連武剛車誤惑下俚相印綫呢骁犷系風捕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