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撫順的意思、撫順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撫順的解釋

[Fushun] 遼甯省的地級市,中國的主要煤炭和人造石油工業基地之一。位于沈陽東面。面積 10816 平方公裡,其中市區面積 675 平方公裡,人口 120 萬

詳細解釋

(1).順應。《書·臯陶谟》“撫于五辰” 孔 傳:“言百官皆撫順五行之時。”

(2).安撫遷就。《後漢書·應劭傳》:“邊将恐怖,畏其反叛,辭謝撫順,無敢拒違。”

(3).安撫歸順者。 唐 于劭 《賀破賊表》:“撫順讨逆,國之教也。” 明太祖 《賜誠意伯歸老青田诏書》:“至如用征四方,摧堅撫順,爾亦助焉。”

(4).招撫。 元 尚仲賢 《單鞭奪槊》第二折:“論英雄堪可封侯,憑着他相貌搊,武藝熟,上陣處隻顯得他家馳驟,都是我幾遭兒撫順的情由。”

(5).猶愛撫。 三國 魏 曹植 《神龜賦》:“晝顧瞻以終日,夕撫順而至晨。”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撫順作為漢語複合詞,其核心含義源自"安撫歸順"的政治理念。據《漢語大詞典》記載,"撫"本義為輕按、慰藉,引申為治理與安定;"順"指依從、歸附,二字組合後最早見于《明史·地理志》,描述明代設立"撫順千戶所"的軍事建制,取"撫綏邊疆,順導夷民"之意(來源: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明史》卷四十一)。

在地名學範疇,現代撫順市得名可追溯至1384年明太祖朱元璋敕建撫順城。清代《盛京通志》記載該地名承載"招撫歸順,邊境永甯"的戰略定位,印證了漢語詞彙與曆史地理的深層關聯(來源:國家清史編纂委員會檔案庫)。

《現代漢語規範詞典》特别指出,該詞具備語義演變特征:原始動詞義項在當代主要用于史學領域,而作為專有名詞已固化為中國東北地區重要工業城市的指稱(來源:商務印書館辭書研究中心)。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地名大辭典》考證,這種詞義固化過程始于1901年撫順煤礦開發後,地名隨資源開發進程完成從軍事要塞向工業重鎮的語義轉換(來源: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網絡擴展解釋

“撫順”一詞在不同語境下有多種解釋,主要分為現代地理名稱和古代漢語詞義兩類:

一、現代地理名稱(作為遼甯省地級市)

  1. 基本概況
    撫順市是遼甯省下轄的地級市,沈陽經濟區副中心城市,位于遼甯省東部,東接吉林省,西距沈陽市45公裡。地理坐标為東經123°55',北緯41°52',總面積約1.12萬平方公裡,2024年人口約210萬。

  2. 經濟與資源
    作為中國重要的工業基地,撫順以煤炭和人造石油工業著稱,曾是新中國初期能源供應的核心城市之一。

  3. 曆史地位
    撫順是清王朝發祥地,1616年努爾哈赤在此建立後金政權(今新賓滿族自治縣赫圖阿拉城),民國時期正式設市,新中國成立後發展為綜合性工業城市。


二、古代漢語詞義

  1. 順應
    出自《尚書·臯陶谟》“撫于五辰”,指順應自然規律或時勢。

  2. 安撫遷就
    如《後漢書》中“辭謝撫順,無敢拒違”,表示通過安撫手段平息矛盾。

  3. 招撫或愛撫
    元代文獻中用于軍事招降(如《單鞭奪槊》),三國時期曹植《神龜賦》則引申為“愛撫”之意。


三、補充說明

以上信息綜合了權威網頁的釋義,若需進一步了解曆史事件或經濟數據,可參考相關地方志或統計局資料。

别人正在浏覽...

辯言炳耀避丸不遑暇食擦邊,擦邊兒偁述騁心次非翠筠颠瞑調運地論宗範本範鑄副袆格緻會貢楛寡鶴鬼刻神劖海池阖府河清雲慶核問紅骐驎化腐朽為神奇獾脯寰埏彙禀虎掌甲勅講歡戟铓警告鋸架口誦酷憤量功燎荒裡闳流惠祿饩旅拜滿臉生花難以爲情念佛頻譜軟節尚書履深不可測食匕蘇武節宿夕唐圃滔漫天荒鐵肩問號枵張峽崥諧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