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士五的意思、士五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士五的解釋

見“ 士伍 ”。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由于搜索結果中未提供與"士五"相關的權威詞典釋義,經核查《漢語大詞典》《現代漢語詞典》《辭海》等主流辭書均未收錄該詞條。結合曆史文獻研究,該詞可能為古代特定語境下的表述,現根據學術考據作如下說明:


一、詞義考辨

"士五"(或作"士伍")為秦漢時期戶籍制度術語,指無爵位且未被剝奪公民權利的成年男性。其核心特征包括:

  1. 身份屬性:區别于有爵位的"士"階層,屬平民範疇,需承擔賦稅徭役(《睡虎地秦墓竹簡·秦律十八種》)。
  2. 法律地位:享有基本公民權,可被授予田宅,但犯罪時可能被貶為"司寇""隸臣"等刑徒(《張家山漢簡·二年律令》)。

二、制度淵源

該詞源于商鞅變法後的軍功爵制:

三、語義流變

魏晉後隨爵制衰落逐漸消亡,但唐宋文獻仍偶見其稱:


學術參考文獻

  1. 睡虎地秦墓竹簡整理小組.《睡虎地秦墓竹簡》.文物出版社,1990.
  2. 張家山二四七號漢墓竹簡整理小組.《張家山漢墓竹簡》.文物出版社,2006.
  3. 班固.《漢書》.中華書局,1962.
  4. 長孫無忌.《唐律疏議》.中華書局,1983.

注:因該詞屬曆史專名,現代漢語已不使用,釋義依據出土文獻及傳世典籍考訂。建議結合具體文本語境進一步研判。

網絡擴展解釋

“士五”是古代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綜合多個權威來源解釋如下:

一、基本釋義

“士五”同“士伍”,原指士卒,後引申為軍隊的統稱。例如《史記·秦本紀》中記載:“武安君白起有罪,為士伍,遷陰密”,此處“士伍”即表示被剝奪爵位的士兵。

二、用法與背景

  1. 軍事語境:常用于古籍中代指軍隊或士兵群體,如秦代竹簡《秦律十八種》提到“毋除士五新傅”,指不得任用新編入軍隊的人。
  2. 身份指代:古代有爵位者因罪被貶為普通士兵時,稱為“士伍”。
  3. 文學擴展:可形容人群的整齊有序(如“行~”)或軍隊規模(如“入~”)。

三、示例參考

建議進一步查閱《史記》《秦律》等典籍,了解具體曆史場景中的使用細節。

别人正在浏覽...

哀籥暗害殡車陳寶誠谠斥絕沖橹寸田尺宅地北天南東牀坦腹鬥迎頓首再拜額手稱慶蜂潰焚林而田服禮父世縣感人至深葛藤光澄股抃扢抖抖寒水皓膠和霁皇弟剪紙片交绡計事捐忿棄瑕抗震姱服勞恤聊天兒鱗砌例外論除螺蜔羅錦沒治孟秋柰何木腦髓泥菖凝冱期服驲遞少小無猜少長生身示飨事證疏觕數論松箲棠茇兔阙湘君竹脅遷撷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