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亦作“驍彉”。勇猛粗犷。《舊五代史·周書·史彥超傳》:“ 史彥超 , 雲州 人也。性驍獷,有膽氣。” 明 謝肇淛 《五雜俎·人部一》:“小説載:國初有 吳齋公 者,力逾千斤……每遇力作時,取巨絙如指者,寸寸斷之,始解此。其驍獷豈在 令文 下?而沒世無聞,良可歎也!”《明史·謝士元傳》:“ 永豐 有銀礦, 處州 民盜發之,聚數千人,将士憚其驍彍,不敢剿。”
“骁犷”是一個漢語詞彙,以下是其詳細解釋:
《骁犷》(xiāo guāng)是一個形容詞,意為勇猛豪勇,形容人或事物具有勇敢果敢、強大威武的特點。
《骁犷》的部首是馬(馬部),由6個筆畫組成。
《骁犷》一詞最早出現在《左傳》中,用來形容骁勇的士兵。
《骁犷》的繁體字為「驍獷」。
《骁犷》的古時候漢字寫法與現代寫法相同。
1. 他在戰場上展現出了骁犷的勇氣,成為了戰友們的楷模。
2. 這支隊伍以其骁犷的氣概赢得了比賽。
- 骁勇:形容勇猛果敢的人。
- 犷猛:形容兇猛威武的樣子。
1. 英勇:形容勇敢堅決。
2. 強悍:形容堅強有力,不易被打敗。
膽怯:形容膽小、怯懦。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