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旌帛的意思、旌帛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旌帛的解釋

古時禮聘賢士所送的束帛。《後漢書·逸民傳序》:“旌帛蒲車之所徵賁,相望於巖中矣。”《魏書·李靈傳論》:“ 李 以儒俊之風,當旌帛之舉。”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旌帛是古代中國用于征聘賢士的禮儀用品,由“旌旗”和“束帛”兩部分組成,象征對人才的尊崇與禮遇。以下是詳細釋義:

一、核心釋義

  1. 旌旗與束帛的組合

    “旌”指用牦牛尾或羽毛裝飾的旗幟,“帛”為絲織品。二者結合代表君主征召賢士時贈送的貴重禮物,體現“禮賢下士”之意。典出《後漢書·逸民傳序》:“旌帛蒲車之所征贲,相望于岩中矣。” 指朝廷以旌帛、蒲車(以蒲草裹輪的車,防颠簸)征召隱士。

  2. 引申為招賢的象征

    後世以“旌帛”代指征聘賢才的儀式或恩典。如清代趙翼《廿二史劄記》載:“東漢中興,賢士大夫多不仕,故特加旌帛以聘之。”


二、文化背景


三、權威參考來源

  1. 《漢語大詞典》(上海辭書出版社)

    釋“旌帛”為:“古代招聘賢士所饋贈的束帛和旌旗。”

    《漢語大詞典》電子版(需訂閱訪問)

  2. 《後漢書·逸民列傳》(中華書局點校本)

    原始文獻記載東漢以旌帛征聘隱士的史實。

    《後漢書》原文參考(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3. 《中國古代禮儀制度》(朱大渭著,商務印書館)

    分析周漢聘禮中“旌帛”的儀式功能與文化意義。


四、語義關聯

“旌帛”承載古代禮制中對賢才的珍視,既是具體聘禮,亦為招賢的文化符號。其釋義需結合曆史語境與禮儀制度方能完整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旌帛”是古代漢語中的複合詞,具體解釋如下:

一、基本釋義

指古時禮聘賢士時贈送的束帛,是古代招攬人才的一種禮儀性贈品。


二、構成解析

  1. 單字含義

    • 旌:原指羽毛裝飾的旗子(如“旌旗”),後引申為表彰(如“旌表”)。
    • 帛:絲織品的總稱,象征貴重(如“玉帛”“布帛”)。
    • 組合後,“旌帛”既體現物質饋贈,又含表彰賢能之意。
  2. 發音與結構
    拼音為jīng bó,其中“旌”為左右結構,“帛”為上下結構。


三、文獻例證


四、延伸說明

“旌帛”屬于古代禮制詞彙,與“蒲車”(用蒲草裹輪的車,表尊崇)等并稱,反映先秦至漢魏時期的人才選拔文化。

别人正在浏覽...

愛迹北極圈摽置財布蠶槌毚欲成積坼罅持盈除奸革弊大坰之慚刀筆士豆油斷取遁迹藏名福慶錢幹嘉革牧工業品顧券行政訴訟法好心桓碑膠柱調瑟久續衉唾酷耽略迹原心聾矒鸾鷟貓頭鷹密篠墨汁未幹叛亂匹夫販婦匹夫懷璧平均工資剖決如流青椒青楊青玉斾寝睡曲體仁義撒手塵寰賞獲沈約石塘松花蛋隨寓而安胎性通替棺僞國向背象魏蕭郎小陋下梢頭邪戛洗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