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破衲疏羹的意思、破衲疏羹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破衲疏羹的解釋

破衣素食。形容生活簡樸。 明 沉德符 《野獲編·吏部二·士大夫癖性》:“ 嘉靖 中, 楊用修 衣服起居窮極華潔;同時 唐荊川 破衲疏羹,垢敝不堪。”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破衲疏羹”是一個漢語成語,以下是詳細解釋:

  1. 拼音與釋義

    • 拼音:pò nà shū gēng(注意“衲”讀作“nà”,而非“nèi”)
    • 含義:形容穿着破舊僧衣、飲食粗簡,代指生活極其簡樸清苦的狀态。
  2. 字義分解

    • 破衲:破爛的僧衣。“衲”本指僧衣,引申為縫補過的舊衣。
    • 疏羹:粗劣的飯菜。“疏”指粗糙,“羹”為湯類食物,合指簡單飲食。
  3. 出處與典故

    • 出自明代沈德符《野獲編·吏部二》:嘉靖年間,官員楊用修生活奢靡,而唐荊川(唐順之)則“破衲疏羹,垢敝不堪”,形成鮮明對比。
  4. 用法與示例

    • 現代造句:“他雖身居高位,卻甘願破衲疏羹,将積蓄悉數捐于公益。”
    • 語境:多用于褒揚安貧樂道、不慕榮利的品格,或描述隱士、修行者的生活狀态。
  5. 反義詞

    • 錦衣玉食、窮奢極侈。

此成語通過具體物象(衣、食)的刻畫,生動傳遞了淡泊物質、追求精神超脫的價值觀。

網絡擴展解釋二

《破衲疏羹》的意思

《破衲疏羹》是一個成語,意指散修或出家人隨處行乞而得到的食物,泛指吃苦、艱辛過活的生活狀态。

拆分部首和筆畫

《破衲疏羹》的三個字的部首和筆畫如下:

破:石(砺石)+ 又(兩點水)+ 乛(彎鈎)(共10畫)

衲:衤(袈裟)+ 巾(兩點水)(共6畫)

疏:疋(疏解)+ 少(一點水)(共7畫)

羹:羊(四點水)+ 月(半月形)+ 巾(兩點水)(共10畫)

來源

《破衲疏羹》這一成語最早見于唐代薛稷的《神仙傳》。後來此成語開始用來形容出家人盡管貧窮,卻仍能勉強度日的情景,說明修行人無私奉獻和清心寡欲的精神追求。

繁體

《破衲疏羹》的繁體字為「破衲疏羹」。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一些部分寫法可能與現代有所不同。但《破衲疏羹》這個詞在古代與現代的寫法基本相同,沒有太大差别。

例句

1. 出家人住持因為廟裡施舍的食物稀少,每日隻能靠《破衲疏羹》維持生活。

2. 他居無定處,過着《破衲疏羹》的日子,但心境卻依舊甯靜和滿足。

組詞

1. 衲僧:指穿着粗布袈裟的出家僧人。

2. 疏食:指簡單、清淡的食物。

3. 羹湯:指各種煮熬的湯類食物。

近義詞

1. 隨緣度日

2. 苦修

3. 乞食

反義詞

1. 富裕

2. 充實

3. 奢華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