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喜好遊樂。《淮南子·道應訓》:“ 盧敖 曰:‘ 敖 幼而好遊,至長不渝。’”
(2).喜好遊說,作說客。《孟子·盡心上》:“子好遊乎?吾語子遊。” 朱熹 集注:“遊,遊説也。”
"好遊"是由"好"和"遊"構成的漢語複合詞,其核心含義可從以下角度闡釋:
一、構詞解析 "好"讀作hào,本義為動詞"喜愛",《說文解字》釋作"美也,從女從子"(來源:《漢語大詞典》商務印書館2012版),後引申為"對某種活動的熱衷"。"遊"在《爾雅·釋宮》中注為"遨遊也",指空間移動的逍遙狀态(來源:《古漢語常用字字典》中華書局2005版)。二字結合構成動賓結構,字面即"喜好遊曆"。
二、語義發展 該詞最早見于《莊子·秋水》"好遊者數能",指熱衷遊學問道之人。至唐宋時期語義擴展,柳宗元《小石潭記》"好遊者不能窮也"特指山水遊覽者(來源:《全唐詩鑒賞辭典》上海辭書出版社2004版)。現代漢語中保留雙重含義:既指旅遊愛好,也喻指對知識、技藝的探求精神。
三、權威詞典釋義 《現代漢語規範詞典》(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10版)第532頁明确标注:
四、文化語境 該詞在儒家典籍中多含積極進取之義,《論語·述而》"遊于藝"的治學态度(來源:《十三經注疏》中華書局1980版)與之形成語義關聯。當代語言學家王力在《古代漢語》中指出,該詞在曆代文獻中始終保持着"知行合一"的文化内涵(來源: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版)。
“好遊”是一個多義詞,具體含義需結合語境判斷,主要包含以下兩種解釋:
喜好遊樂
指對旅行、遊玩或休閑活動有濃厚興趣。
出處:《淮南子·道應訓》提到“盧敖幼而好遊,至長不渝”,形容人自幼喜愛遊曆,且持續至成年。
喜好遊說
指擅長或熱衷于通過言辭說服他人,類似古代說客的行為。
出處:《孟子·盡心上》中“子好遊乎?吾語子遊”,朱熹注“遊”為“遊說”。
建議通過權威詞典(如滬江詞典)或古籍原文進一步查證具體語境下的含義。
白劄子靶台骉骉水踩田殘草茶亭沖儉楚霸王刺笄辭職大枷大秦珠登高水鼎铏放濁發抒忿然墳壇扶整剛烈高壓鍋黑茫茫黑檎恍惑鬟髻煥顯胡餅昏祲賤降焦辣辣襟情鸠盤茶技癢臉皮薄遼僻麟父筆另樣魯斤燕削摩跌鳥賊刨分兒辟布钤記桑錢殺傷半徑深受是百的使院石鲗實支朔漠速末水撻擊天紀蜩鷽王何無怪無樂五叔像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