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遙遠偏僻。 清 趙翼 《題稚存<萬裡荷戈集>》詩:“ 伊犁城 在西北極,比似炎徼更遼僻。”
“遼僻”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綜合以下信息解釋:
基本詞義
指地理位置遙遠偏僻,形容人煙稀少、交通不便的區域。例如清代趙翼的詩句“伊犁城在西北極,比似炎徼更遼僻”,即用“遼僻”強調伊犁的偏遠。
詳細描述
該詞由“遼”(遼闊、遙遠)和“僻”(偏僻)組合而成,側重描述空間上的疏離感,如邊疆、荒漠等遠離中心的地帶。
使用場景
多用于文學或曆史文本中,如地理描述、邊疆史記載等。例如《遼史·仇池傳》提到仇池地區因遼僻而人迹罕至。
補充說明
“遼”在漢語中還可指代遼代(907-1125年)或遼甯省的簡稱,但“遼僻”中的“遼”僅表“遙遠”義,需注意區分。
如需進一步了解例句或曆史背景,可參考《遼史》或清代趙翼的詩集原文。
遼僻是一個形容詞,意為偏遠、荒涼、人煙稀少的地方。通常用來描述地理環境或人口分布稀疏的地區。
遼(辶+尞,8畫)+ 僻(亻+辟,13畫)= 遼僻(21畫)
遼僻一詞源于古代中國曆史上的遼國,遼國是五代十國時期北方的一個國家。由于遼國的領土遼闊,許多地方人煙稀少,所以後來遼國被用來形容遼闊而人煙稀少的地方,演變為今天的遼僻。
遼僻的繁體字為「遼僻」。
在古代,遼僻的寫法可能會略有不同,但基本上指的意義是一緻的。
1. 這個小村莊位于山區邊緣,非常遼僻。
2. 在那片遼僻的沙漠中,很難找到水源。
3. 這個島嶼離大陸很遠,十分遼僻。
遼闊、荒涼、人煙稀少、偏遠、孤立等是與遼僻相關的組詞。
偏僻、荒涼、孤寂、人迹罕至等是遼僻的近義詞。
繁華、熱鬧、繁忙、熱門等是遼僻的反義詞。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