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使院的意思、使院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使院的解釋

節度使出征、入朝,或死而未有後代,皆有留後攝其事,稱節度留後。節度留後治事之官署,稱使院。節度使便坐治事,亦或就使院。《資治通鑒·唐玄宗天寶六年》:“ 仙芝 為節度使,即署 常清 判官; 仙芝 出征, 常 為留後…… 常清 至使院,使召 德詮 ,每過一門,輒闔之。”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使院是唐宋時期重要的地方行政機構,特指節度使、觀察使等使職官員的衙署及辦公場所。其核心含義可從以下角度解析:

  1. 行政中樞功能

    作為使職官員(如節度使、觀察使)處理政務的核心場所,使院承擔文書處理、政令發布及地方事務裁決等職能。唐代文獻中常見“使院”與“節度使”并提,如《新唐書·百官志》記載節度使“總軍旅,專誅殺”,其職權行使依托于使院機構。

  2. 官署與宅邸的複合體

    使院兼具辦公與居住功能,包含處理公務的廳堂(衙署)和官員起居的宅邸。宋代《事物紀原》注:“節度使有使院,亦謂之衙”,印證其作為衙署的屬性。部分文獻中“使院”亦代指使職官員的府邸,如白居易詩“使院新栽石筍”即指官邸園林。

  3. 曆史制度背景

    唐代中期後,節度使、觀察使逐漸成為實際的地方行政長官,使院隨之成為超越州府的地方權力中心。據《資治通鑒》載,唐德宗時“諸道節度使以軍興,皆置使院于京師”,可見其政治地位之重。

  4. 文獻用例佐證

    《太平廣記》引《酉陽雜俎》載:“節度使院中,忽有白氣如練”,此處明确指向節度使衙署場景。宋代《玉海·宮室》亦載:“使院,使臣治事之所”,強調其行政職能。


權威參考來源:

  1. 《漢語大詞典》(網絡版)對“使院”的釋義(需訂閱訪問)
  2. 台灣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使院條目
  3. 《辭海》(第七版)曆史分冊“使職”制度相關說明
  4. 嚴耕望《唐代地方行政制度》對使院職能的考據(台灣商務印書館)

網絡擴展解釋

“使院”一詞在曆史文獻中有明确指向,主要與唐代官職制度相關,具體解釋如下:

基本含義

指節度使的臨時辦公機構。當節度使出征、入朝或去世後未指定繼任者時,由“節度留後”代理職務,其處理政務的官署即稱為“使院”。此外,節度使日常辦公也可能使用此場所()。

曆史背景與功能

  1. 代理職務場景:節度使因故無法履職時,“留後”官員在使院代行職權,确保地方軍政事務正常運轉。
  2. 機構性質:兼具行政與軍事管理職能,是唐代藩鎮體系中的重要樞紐。
  3. 文獻例證:《資治通鑒·唐玄宗天寶六年》記載,封常清任留後時曾在使院處理事務,并在此召見下屬()。

其他可能的解釋

部分現代詞典(如)提到“使院”有“令人敬畏的機構”之意,可能與古代權力機構的威嚴性相關,但此用法較少見,需結合具體語境判斷。

注意

若需進一步考證,建議查閱《資治通鑒》等史書原文,或參考專業曆史研究資料。

别人正在浏覽...

剝取寶胄碧洞鄙迫逼損擘窠字步虛持鉢吃醋侈奢粗率淡易電動勢兒女姻扶疏幹洗耕田歌弓騎館院鬼擘口緩歌缦舞桓伊筝晖煜見诮大方繭絲牛毛見兔顧犬兼總交契金钗細合金绯巾卷窘蹙急人舊書絶潢焜煌瀾倒波隨兩葉掩目練簡廉孝厲兵粟馬茅軒鳴盜鳴禽蜜月木馬千裡客齊鼓秦人铨管三虎升官圖失伍水蛇腰隨珠荊玉外欠妄生穿鑿無生小夜班夕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