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孔子 作《春秋》,絕筆于獲麟。後因以“麟父筆”指修史。 元 揭傒斯 《史館獨坐》詩:“寂寥麟父筆,才薄欲辭官。”
“麟父筆”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與曆史典故相關,以下是綜合多個來源的詳細解釋:
詞義來源
“麟父筆”源自孔子修訂《春秋》的典故。相傳孔子在撰寫《春秋》時,因魯哀公十四年(公元前481年)捕獲麒麟一事而絕筆,認為麒麟象征祥瑞卻出現于亂世,暗示世道衰微。後世便以“麟父筆”代指修史或史官著述。
引申含義
該詞常用于文學或史學語境中,表達對曆史著述的敬重或感慨。例如,元代揭傒斯在《史館獨坐》中寫道:“寂寥麟父筆,才薄欲辭官”,借以自謙修史之責重大而個人才能不足。
構成解析
相關延伸
該詞屬于較冷僻的典故詞彙,多見于古典文獻或詩詞,現代漢語中較少使用。其文化内涵與“春秋筆法”(微言大義)有一定關聯,均強調史書撰寫的嚴謹與象征意義。
“麟父筆”以孔子絕筆的典故為核心,承載了古代文人對曆史書寫的敬畏,是中華文化中“以史為鑒”思想的凝練表達。
《麟父筆》是一個漢字詞語,由三個部分構成:麟、父、筆。麟父筆在傳統文化中具有特殊的象征意義。具體的意義是指一支高尚、珍貴的筆。以麟父命名的筆意味着其品質非凡,被人們賦予了寶貴的價值。
麟父筆的部首是麟字的“麟”。麟在漢字中屬于獨體字,表示神秘的神獸。
麟字的筆畫數目是七畫。
父在麟父筆中屬于字的組件,沒有獨立的含義。
筆在麟父筆中也屬于字的組件,表示文思。
麟父筆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中國古代。在古代,麟父筆是貴族和文人墨客常用的文具。這種筆的名字源自于中國傳統神獸麟和父親的意義。
繁體字“麟父筆”保留了原始的意義和構造,以更貼近傳統的表達方式。繁體字在一些地區仍然被廣泛使用。
在古代,漢字的書寫形式和現在有所不同。所以,麟父筆的古代書寫方式也有一些差異。
麟父筆的古代寫法:“父”字在上方,麟字在下方形成合體字,最後加上筆,表示文人或貴族使用的高質量筆。
1.他用麟父筆寫下了一幅優美的詩詞。
2.這支麟父筆是我家祖傳的文房四寶之一。
3.隻有用麟父筆才能達到如此細膩的書法境界。
組詞:書寫、文房四寶、文具。
近義詞:貴族筆、珍貴筆。
反義詞:平凡筆、普通筆。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