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蓮花漏上的計時報更的竹籤。 元 張憲 《夜坐吟》:“玉壺水動漏聲乾,夜冷蓮籌三十刻。” 明 無名氏 《霞箋記·驿亭奇遇》:“聽蓮籌漸長,五更時傍。” 清 陳維崧 《金箋子·詠燈》詞:“春夜照梳頭,蓮籌杳凄清。”
“蓮籌”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在不同語境中有不同解釋,但主要與古代計時工具有關,具體解析如下:
蓮籌指古代計時器“蓮花漏”上用于報更的竹籤。這種裝置通過水位變化驅動竹籤移動,實現計時功能,常見于元、明、清文學作品。
詞根解析
文學引用
部分資料(如)将其解釋為“比喻美好事物或人才”,但此說法缺乏廣泛文獻支持,可能為現代引申或誤傳。曆史文獻中均指向計時功能,建議以古籍記載為準。
“蓮籌”本質是古代計時工具部件,兼具實用與文化意象,多見于詩詞表達時間流逝或夜晚場景。如需進一步考證,可查閱《夜坐吟》《霞箋記》等原文。
《蓮籌》是一個詞彙,它由「蓮」和「籌」兩個字組成。蓮是一種水生植物,象征着純潔和美麗。籌在這裡表示計劃、預備。因此,《蓮籌》的含義可以解釋為“計劃或預備将要實施的美好事物。”
蓮的拆分部首為「艹」,籌的拆分部首為「竹」。蓮共有11個筆畫,籌共有12個筆畫。
《蓮籌》一詞最早出現在《詩經·讓雎》中,用來形容蓮葉的美好,後來逐漸演變成表示美好事物的成語。在古代文化中,蓮被視為高尚精美的象征,籌則代表了計劃和事物的安排。因此,《蓮籌》被用來形容美好事物的計劃和預備。
《蓮籌》的繁體寫法為「蓮籌」。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與現代有所不同。《蓮籌》的古代寫法為「蓮籌」,其中蓮的形狀更加注重描繪出蓮花的美麗,籌的寫法則更具有古樸的風格。
1. 我們正在制定一個蓮籌,計劃舉辦一次慈善音樂會。
2. 他們通過蓮籌,籌備了一場精彩的婚禮。
蓮壇、蓮花、葵籌、籌布、籌碼
規劃、計劃、安排、準備
廢棄、放棄、取消、忽略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