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哂谑的意思、哂谑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哂谑的解釋

調笑;戲谑。 南朝 宋 顔延之 《庭诰》:“抃博蒲塞,會衆之事;諧調哂謔,適坐之方。然失敬緻侮,皆此之由。”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哂谑是由“哂”與“谑”組合而成的複合詞,需分釋其義再綜合理解:

一、分字釋義

  1. 哂(shěn)
    • 本義:微笑。《漢語大詞典》釋為“微笑;譏笑”,如《論語·先進》“夫子哂之”即指孔子微微一笑。引申為略帶嘲諷的淺笑,含輕微貶義(《漢語大詞典》第3卷,第294頁)。
  2. 谑(xuè)
    • 本義:戲言,玩笑。《說文解字》注“戲也”,《詩經·淇奧》“善戲谑兮”指幽默談笑。強調言語上的戲弄,但非惡意(《漢語大詞典》第11卷,第56頁)。

二、複合詞“哂谑”的涵義

哂谑指以含蓄的微笑配合戲谑的言語,表現為一種表面輕松、内帶譏諷的調侃态度。其核心特征如下:

三、權威文獻佐證

《漢語大詞典》明确收錄“哂谑”詞條,釋作“譏笑;戲谑”(第3卷,第295頁),印證其雙義融合的特點。古典文學中多用于描述文人雅士的機鋒對話,如唐代筆記《酉陽雜俎》載文人“相與哂谑”,體現語言藝術與社交分寸的平衡。

例示語境:

“他哂谑道:‘閣下高見,當真舉世無雙。’”

此句中“哂谑”暗示表面贊揚實則暗含譏諷,需結合語調與情境理解貶義。


參考文獻:

  1. 漢語大詞典編輯委員會. 《漢語大詞典》(第二版)[M]. 上海辭書出版社, 2021.
  2. 許慎. 《說文解字》[M]. 中華書局, 2013.
  3. 曹雪芹. 《紅樓夢》[M]. 人民文學出版社, 2008.

網絡擴展解釋

“哂谑”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方面綜合解析:

一、基本釋義

二、出處與背景
最早見于南朝宋文學家顔延之的《庭诰》:“諧調哂謔,適坐之方。然失敬緻侮,皆此之由。”
此句強調:適度的調笑雖能活躍氣氛,但過度可能導緻失禮或沖突。

三、用法與語境

  1. 中性偏貶:多數文獻(如、2、3)将其解釋為“調笑;戲谑”,但部分現代釋義(如)延伸為“嘲笑、譏諷”,需結合上下文判斷。
  2. 使用場景:多用于描述人際交往中的調侃行為,如文人間的幽默互動或社交場合的輕松對話。

四、近義詞辨析

建議:若需精準理解古籍中的“哂谑”,可參考《庭诰》原文或權威詞典(如滬江詞典)。

别人正在浏覽...

兵祭蠶鹽常操常秩赤心串街走巷促急村民黮暗檔子班刀筆吏低首下心第一性蕃朝鋒栝俸絹焚躬風雨對床偾起杠杆原理顧戀橫索化訓忌憚金貞灸治客庭空發款式六珈碌碌庸才倫匹甯為雞口,毋為牛後噴玉輕脆傾躁齊虛齊奏褥套散更傷疤省鈔升級世伯説得響鼠腰兜四知宋版台輔嘽咺體法徒爾土窟春王陵戆烏龍茶五色魚五音戲纖芥無爽遐障悉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