卑位的意思、卑位的詳細解釋
卑位的解釋
低下的地位。 漢 劉向 《列女傳·魯黔婁妻》:“彼先生者,甘天下之淡味,安天下之卑位,不戚戚於貧賤,不忻忻於富貴。” 三國 魏 嵇康 《與山巨源絕交書》:“ 老子 莊周 ,吾之師也,親居賤職; 柳下惠 、 東方朔 , 達 人也,安乎卑位。” 唐 劉長卿 《送薛據宰涉縣》詩:“一從負能名,數載猶卑位。”
詞語分解
- 卑的解釋 卑 ē 低下,低劣:卑鄙。卑下。卑劣。卑微。卑怯。卑恭。地勢卑濕。卑以自牧(保持謙虛的态度以提高自己的修養)。 古同“俾”,使。 亢尊 筆畫數:; 部首:十; 筆順編號:
- 位的解釋 位 è 所處的地方:座位。部位。位置(a.所在或所占的地方;b.地位)。位于。 職務的高低:地位。職位。名位。 特指君主的地位:即位。篡位。 一個數中每個數碼所占的位置:個位。百位數。 量詞,常用于人
網絡擴展解釋
“卑位”是一個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指低下的地位或職位,常見于古代文獻和文學作品中。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基本釋義
- 拼音:bēi wèi(注音:ㄅㄟ ㄨㄟˋ)
- 詞義:指身份、官職或社會階層較低的位置,常與“尊位”相對。例如《儒林外史》中提到“屈在卑位”,即表達對才能被低估的惋惜。
二、出處與例句
-
古代典籍:
- 嵇康《與山巨源絕交書》:“柳下惠、東方朔達人也,安乎卑位。”
此句以柳下惠、東方朔為例,說明賢者甘居低位卻不失豁達。
- 劉向《列女傳·魯黔婁妻》:“安天下之卑位,不戚戚于貧賤。”
強調安于卑微地位而不怨天尤人的人生态度。
-
詩詞引用:
- 唐代劉長卿《送薛據宰涉縣》:“一從負能名,數載猶卑位。”
表達懷才不遇、長期處于低位的情感。
三、用法與延伸
- 語境:多用于描述官職、社會地位或謙稱自身處境,如“甘居卑位”“屈居卑位”。
- 近義詞:賤職、低位、微職
- 反義詞:尊位、高位、顯職
四、現代關聯
如今“卑位”較少用于口語,但在文學、曆史讨論中仍可見,如分析古代官制或人物境遇時。例如,研究顔真卿書法作品《送劉太沖叙》時,需結合“卑位”一詞理解文中人物關系。
如需進一步了解例句或文獻背景,可參考《漢典》《漢語大詞典》等權威辭書。
網絡擴展解釋二
《卑位》是一個中文詞彙,意思是地位低下或低賤。它的拆分部首是「十二卝」,總共有7個筆畫。該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漢語中,一般用來形容人的地位或身份較低的情況。傳統繁體的寫法為「卑位」。
在古代漢字寫法中,「卑位」的寫法沒有變化,仍然是指代地位低下的人或事物。對于這個詞的使用,我們可以舉一個例句:「他一直被認為是卑位的仆人,受到了不公平的對待。」
根據這個詞的語義,可以組成一些相關的詞彙,例如「卑職」(指地位低下的職位)、「卑微」(指地位低下或微不足道)和「卑賤」(指低下或可鄙的地位)。相反地,與「卑位」相關的反義詞是「尊貴」(指高貴或崇高的地位)。
希望這樣的回答對你有所幫助!如果還有其他問題,我會很樂意繼續幫助你的。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