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和而不同的意思、和而不同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和而不同的解釋

謂和衷相濟,而又各有所見,不苟同于人。《論語·子路》:“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何晏 集解:“君子心和,然其所見各異,故曰不同。” 晉 夏侯湛 《東方朔畫贊》:“染迹朝隱,和而不同。” 晉 袁宏 《三國名臣序贊》:“和而不同,通而不雜。”參見“ 和同 ”。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和而不同”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重要哲學思想,源自《論語·子路》,其内涵可從以下角度解析:

一、基本釋義

  1. 出處:出自《論語·子路》——“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2. 釋義:指和睦相處但不盲目附和,強調在保持個體獨立性的基礎上實現和諧共處。“和”指和諧、協調,“不同”指保留差異,反對無原則的苟同。

二、哲學内涵

  1. 對立統一:體現矛盾雙方既相互依存又保持差異的辯證關系,如《舊五代史》中“彼既人而無禮,此亦和而不同”。
  2. 尊重多樣性:主張在承認差異的前提下尋求共識,反對強制統一,如夏侯湛《東方朔畫贊》中“染迹朝隱,和而不同”。

三、應用場景

  1. 個人修養:君子之道,堅持原則卻不失禮節(朱熹注“和者無乖戾之心”)。
  2. 社會治理:適用于多元文化共存,如國際交往、企業團隊合作等,強調“求同存異”。
  3. 家庭關系:家人間保持個性獨立,同時營造和諧氛圍。

四、現實意義

在全球化背景下,“和而不同”提倡包容性發展,成為處理文化沖突、維護社會穩定的重要原則。反義詞“同流合污”則警示盲目趨同的危害。

示例:

網絡擴展解釋二

和而不同

《和而不同》是一個成語,意思是指人們雖然各自有不同的觀點和見解,但是能夠和諧相處、包容彼此。

拆分部首和筆畫:和(口 + 人),而(豎 + 二),不(一 + 丨),同(口 + 人)。

來源:《和而不同》最早出現在《孟子》一書中,是孟子提倡的一種處世之道。

繁體:和而不同(和而不同)。

古時候的漢字寫法:無資料顯示古時候的寫法不同于現代字體。

例句:我們雖然對同一問題有不同的想法,但是我們可以和而不同地進行讨論。

組詞:和諧、同心協力、不同凡響。

近義詞:和諧相處、和衷共濟。

反義詞:各有各的堅持、争吵不休。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