羸殆的意思、羸殆的詳細解釋
羸殆的解釋
形消骨立,接近死亡。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甄後》:“追念美人,凝思若癡,歷數月,漸近羸殆。”
詞語分解
- 羸的解釋 羸 é 瘦弱:羸瘦。羸困(瘦弱困頓)。羸頓。羸弱。羸憊。 筆畫數:; 部首:羊; 筆順編號:
- 殆的解釋 殆 à 危:危殆。危乎殆哉。知足不辱,知止不殆(懂得滿足不貪心就不會受辱,懂得適可而止就不會遭到危險)。 大概,幾乎:傷亡殆盡。 古同“怠”,懈怠。 筆畫數:; 部首:歹; 筆順編號:
專業解析
“羸殆”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在現代漢語中已較少使用,主要用于形容人或動物極度瘦弱、疲憊不堪,瀕臨死亡或危險的狀态。其含義可以從構成該詞的兩個字分别理解,再綜合其整體意義:
-
“羸” (léi) 的含義:
- 本義指瘦弱、衰弱、疲憊。《說文解字》解釋為:“羸,瘦也。” 引申為力量薄弱、疲憊不堪、困頓。
- 例如:《禮記·問喪》:“身病體羸。” 形容身體病弱消瘦。
-
“殆” (dài) 的含義:
- 本義指危險。《說文解字》解釋為:“殆,危也。” 如“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 引申義為“幾乎”、“差不多”、“将要”。表示接近某種狀态或程度。
- 例如:《莊子·養生主》:“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已!” 這裡的“殆”有“危險”和“恐怕”、“大概”之意。
-
“羸殆” (léi dài) 的合成含義:
- 将“羸”的極度瘦弱疲憊與“殆”的危險或接近某種狀态結合起來,“羸殆”整體形容人或動物因極度瘦弱、疲憊、衰弱而處于瀕臨死亡、極其危險的境地。它強調的是身體或精神狀态的極端惡劣,已經到了生死存亡的邊緣。
- 可以理解為:瘦弱疲憊到了極點,幾乎不能支撐,快要不行了;極度衰弱,危在旦夕。
經典文獻用例:
- 《史記·扁鵲倉公列傳》:記載名醫扁鵲診斷齊桓侯病情時,曾說:“疾之居腠理也,湯熨之所及也;在血脈,針石之所及也;其在腸胃,酒醪之所及也;其在骨髓,雖司命無奈之何!今在骨髓,臣是以無請也。”後五日,桓侯體病,使人召扁鵲,扁鵲已逃去。桓侯遂死。 其中描述桓侯病情惡化時,雖未直接用“羸殆”,但“體病”的狀态即包含羸弱危殆之意。
- 形容人或動物狀态:在古籍中,常用“羸殆”來描述因疾病、饑餓、勞累過度等原因導緻的身體極度虛弱、氣息奄奄的狀态。例如:“士卒遠來疲憊,糧草不繼,多有羸殆者。”(士兵遠道而來疲憊不堪,糧草供應不上,很多人身體極度虛弱瀕臨死亡。)
“羸殆”是一個形容程度極深的詞語,專指因極度瘦弱、疲憊、衰弱而瀕臨死亡或處于極其危險境地的狀态。它比單純的“瘦弱”或“疲憊”所表達的程度要嚴重得多,蘊含着生命垂危的緊迫感。
參考來源:
- 《漢語大詞典》 (由漢語大詞典編輯委員會編纂,上海辭書出版社出版):該詞典是收錄漢語詞彙最豐富、釋義最權威的大型語文辭書之一,對“羸”、“殆”及合成詞有詳細解釋和書證。其線上版本可在權威平台如知網工具書庫或商務印書館《漢語大詞典》數據庫查詢(需訂閱)。
- 《古代漢語詞典》 (商務印書館出版):該詞典專門收錄古代漢語詞彙,對“羸殆”這類古語詞有精準釋義和例證。可在商務印書館官網或其合作平台查詢。
- 《辭源》 (商務印書館出版):作為一部主要收錄古漢語詞彙和古代文物典章制度詞語的大型辭書,是查考“羸殆”等古語詞本源和用法的重要工具。同樣可在商務印書館官網或其合作平台查詢。
網絡擴展解釋
“羸殆”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及用法可綜合解釋如下:
1.基本含義
“羸殆”形容人因極度瘦弱或疾病纏身,導緻身體虛弱、瀕臨死亡的狀态。其中“羸”指瘦弱、衰弱,“殆”表示危險或接近,合起來強調“形消骨立,生命垂危”的境況。
2.詳細解釋
- 詞性結構:由“羸”(léi,瘦弱)和“殆”(dài,危險、幾乎)組成,兩字疊加強化瀕危程度。
- 使用場景:多用于描述因疾病、相思或長期消耗導緻的身體極度虛弱,常見于文學或正式語境,如古籍、成語等。
3.出處與例句
最著名的用例出自清代蒲松齡《聊齋志異·甄後》:“追念美人,凝思若癡,歷數月,漸近羸殆。”此處描寫主人公因思念過度而日漸消瘦,瀕臨死亡。
4.近義詞與反義詞
- 近義詞:羸弱、病危、骨瘦如柴。
- 反義詞:健壯、強健、生龍活虎。
5.補充說明
該詞在現代漢語中使用較少,多見于古典文獻或成語解析,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其情感色彩(如哀婉、悲憫)。
别人正在浏覽...
敗乘傍佯抱不平寶持鞴蔽才短思澀潮紅充好船到橋門自會直醇冽漼漼翠瓊撮箕大好德柄得趣德宿惡色番禍發生辰風火事府試腐俗慌怕觳抵教員嚼征謹辭濬谷裡應外合鸾衣鹵丁民本木箋忸恨弄翰霈恩平蕩牽路乞骸窮疾三聲杓秉時措世膠漱浣水丞雖然隋珍鎖碎唐伯虎銅斤鐵肋望緊窩頭無論涎利小奴篠屋霞色奚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