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晉 左思 《詠史》之一:“弱冠弄柔翰,卓犖觀羣書。”後以“弄翰”謂執筆寫作、繪畫。古以羽翰為筆,故稱筆為翰。 宋 蘇轼 《書太宗禦書後》:“天縱之能,溢於筆墨,摛藻尺素之上,弄翰團扇之中。”《宣和畫譜·山水》:“或見筆墨在傍,則弄翰遊戲,作山林泉石,隨意點綴。”
“弄翰”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要點詳細解釋:
“弄翰”指執筆寫作或繪畫。其中“翰”原指羽毛,因古代用羽毛制筆,故引申為“筆”的代稱。
如今多用于書畫鑒賞或古文研究中,例如:“宋代文人弄翰之風盛行”。
提示:如需進一步了解詩詞原文或書法實例,可參考漢典或蘇轼文集。
弄翰是一個漢字詞語,由兩個字組成,分别是“弄”和“翰”。
拆分部首和筆畫:
弄:弓部,4畫。
翰:羽部,9畫。
弄翰的來源:
弄:本義為玩樂、嬉耍,引申為操縱、使用。
翰:本義為鳥的羽毛,引申為文筆、書信。
弄翰合在一起可譯為“玩弄書信”。
弄翰的繁體寫法為「弄翰」。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的一些碑文和文獻中,我們可以見到一些變異的寫法,如「弄翰」中的「弄」字有時會寫成「拏」或「弄」,「翰」字有時會寫成「䍃」。
弄翰的例句:
他擅長寫信,善于弄翰,所以經常收到朋友們寄來的信件。
弄翰的組詞:
弄筆翰、弄權幹談、玩物喪志
弄翰的近義詞:
寫信、書寫、文筆
弄翰的反義詞:
棄筆忘翰、放棄寫作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