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斤鐵肋的意思、銅斤鐵肋的詳細解釋
銅斤鐵肋的解釋
見"銅筋鐵骨"。
詞語分解
- 銅斤的解釋 指一定份量的銅錢。 清 錢泳 《履園叢話·祥異·樑中出血》:“ 忠亮 以任内虧缺銅斤,遂落職,監追而死。”
- 肋的解釋 肋 è 胸部的兩側:兩肋。肋骨。肋膜。 像肋骨的:肋木。 肋 ē 〔肋脦〕衣裳肥大,不整潔。 筆畫數:; 部首:月; 筆順編號:
網絡擴展解釋
“銅斤鐵肋”是一個漢語成語,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要點詳細解釋:
1.基本含義
- 該成語形容人的身體極其強壯、堅韌,如同用銅和鐵鑄成一般,常用來比喻體魄強健或意志堅定的人。需要注意的是,其正确寫法應為“銅筋鐵肋”(“筋”指筋骨,“肋”指肋骨),而“銅斤鐵肋”可能是因字形相近産生的誤寫。
2.出處與典故
- 最早見于元代楊暹的雜劇《西遊記》第二本第九出:“我盜了太上老君煉就金丹,九轉煉得銅筋鐵骨,火眼金睛。”。此處“銅筋鐵骨”與“銅筋鐵肋”同義,均強調經過錘煉後的非凡體魄。
3.用法與延伸
- 本義:多用于形容人身體健壯,如“他常年鍛煉,練就了一身銅筋鐵肋”。
- 比喻義:也可指代能承擔重任或意志頑強的人,例如“這支隊伍猶如銅筋鐵肋,屢次突破困境”。
4.常見誤寫與辨析
- 因“筋”與“斤”同音、“肋”與“骨”形近,易誤寫為“銅斤鐵肋”或“銅筋鐵骨”。但标準形式應為“銅筋鐵肋”或“銅筋鐵骨”。
5.現代應用
- 現代語境中多用于文學或口語表達,強調身體或精神的堅韌性,如描述運動員、軍人等群體的強健體魄。
如需更全面的古籍原文或不同變體的考證,可參考漢典等權威詞典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二
《銅斤鐵肋》的意思
《銅斤鐵肋》是一個成語,意為人的性情剛硬、脾氣倔強堅定、心腸堅硬不易動搖。
拆分部首和筆畫
《銅斤鐵肋》的部首拆分為金字旁和阝字旁,部首為「釒阜」,筆畫總數為15畫。
來源
《銅斤鐵肋》最早見于明代戲劇《寶劍記》。後來又出現在元代文學家關漢卿的《窦娥冤》中。在這些作品中,銅斤和鐵肋被用來形容人物強硬的性格和堅定的态度。
繁體字
《銅斤鐵肋》(繁體字寫法)。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代寫作“銅斤鐵肋”。
例句
他是個銅斤鐵肋的人,不易被感性的因素所動搖。
組詞
剛硬、堅定、不動搖。
近義詞
鐵面無私、骨頭架子、鐵石心腸。
反義詞
柔情似水、心軟腸子軟。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