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勞謙的意思、勞謙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勞謙的解釋

勤勞謙恭。《易·謙》:“勞謙,君子有終,吉。” 晉 袁宏 《後漢紀·桓帝紀下》:“往者 孝文 勞謙自約,行過乎儉。” 宋 蘇轼 《賜呂大防辭免恩命不允斷來章批答制》:“惟名器爵祿,朕不敢授以私,則勞謙退避,卿豈得必行其意。”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勞謙"是漢語中一個具有深厚文化内涵的合成詞,其核心含義可從以下四個角度解析:

一、字形與詞源構成 "勞"字從力從火,本義指用力耕作(《說文解字》),引申為勤勉付出;"謙"字從言兼聲,取"言談中保持不足"之意(《說文解字》),二者組合形成"勤勞而謙虛"的複合概念。這種構詞法體現了漢字形聲會意的造字特征。

二、經典文獻出處 該詞最早見于《周易·謙卦》:"勞謙,君子有終,吉",指君子在有所作為後仍保持謙遜态度(來源:中華書局《周易譯注》)。《晉書·鄭沖傳》載"勞謙寡欲,執德沖深",更将之提升為士大夫的修養準則。

三、現代詞典釋義 《漢語大詞典》定義為:"勤勉謙虛,居功不傲"(來源:上海辭書出版社《漢語大詞典》第9冊)。《辭源》解釋為"有功勞而能謙讓",強調功成不居的處世态度(來源:商務印書館《辭源》修訂本)。

四、文化内涵延伸 在儒家倫理體系中,"勞謙"被視為"君子五德"的重要組成,《禮記·大學》将其與"溫良恭儉讓"并列,形成中國傳統文化中"謙遜進取"的處世哲學(來源:中華書局《禮記正義》)。這種品德要求既強調個人奮鬥的積極性,又注重人際交往的節制性。

網絡擴展解釋

“勞謙”是一個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為“勤勞謙恭”,常用來形容人兼具勤奮與謙遜的品德。以下是詳細解析:

  1. 基本釋義
    源自《周易·謙卦》:“勞謙,君子有終,吉”,意為勤勞而謙遜的君子能始終如一,最終獲得吉祥。其中“勞”指勤奮勞作,“謙”指謙虛謹慎,二者結合強調品德上的雙重修養。

  2. 曆史文獻用例

    • 晉代袁宏在《後漢紀》中提到漢文帝“勞謙自約,行過乎儉”,贊揚其勤勉謙遜、節儉自律的品格。
    • 宋代蘇轼曾用“勞謙退避”形容臣子不居功自傲的态度,體現儒家推崇的處世原則。
  3. 現代應用場景
    多用于描述兩類人:

    • 職場領域:形容工作勤懇且不自滿的從業者,如“他憑勞謙之德獲得晉升”。
    • 品德教育:強調謙虛與努力并重,如葛洪名言“勞謙虛己,則附之者衆”(謙遜待人能赢得更多支持)。
  4. 近義與延伸
    近義詞包括“勤勉謙遜”“虛懷若谷”,反義詞如“驕矜自滿”。該詞體現了中華文化中“天道酬勤”與“謙受益”的融合思想。

如需查看更多例句或典籍原文,可參考《周易》、蘇轼文集等文獻,或通過查字典等工具進一步查閱。

别人正在浏覽...

安車骨抱柱之信本估鞭辔荜門博聞強志橙丁丑氣處中殚洽頂戴頓舛恩廕斧車高情鈎深緻遠國均海上豪暴鶴上仙合十畫荻和丸黃初撝卑降抑賤末翦燭儆戢警省雞婆恐聳詟栗窺釁鱗漦鄰女流浪六色慢戾美彥名筆明廉暗察抹利内衷拟作弄戲暖酥毆撾頗失青洲戎具蛇禍勝邪受塊私官四月所向無前鐵葉磑輪無牛捉了馬耕田虓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