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抱柱之信的意思、抱柱之信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抱柱之信的解釋

用以表示堅守信約。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抱柱之信”是一個源自中國古代典故的成語,其含義和背景可綜合以下要點進行詳細解釋:

  1. 基本釋義
    指堅守信約、忠貞不渝的精神,比喻對承諾的極度忠誠,甚至不惜付出生命代價。此成語多用于褒義語境,強調信用高于一切的價值觀。

  2. 典故出處
    故事最早見于《莊子·盜跖》:尾生與女子相約在橋下相會,女子未按時赴約,洪水襲來時尾生為守約不肯離去,最終抱橋柱溺亡。此典故也被《史記·蘇秦列傳》引用,并因李白《長幹行》詩句“常存抱柱信,豈上望夫台”而廣為流傳。

  3. 延伸解讀

    • 行為象征:尾生的行為被視作誠信的極端體現,既有贊譽其重諾的正面意義,也隱含對“不知變通”的争議性讨論。
    • 文化影響:成語常用于家風教育中,強調信義為立身之本;其反義詞為“出爾反爾”,近義詞包括“一諾千金”。
  4. 現代應用
    多用于文學或正式場合,例如描述堅守契約精神的行為,或借古喻今倡導誠信價值觀。如清代俞陛雲詞評中例句:“長守尾生抱柱之信”。

需注意,部分資料(如)誤将典故關聯至楚國項燕,實為混淆,正确主人公應為尾生。建議參考《莊子》《史記》等權威文獻或百科類來源(如、5、7)獲取準确信息。

網絡擴展解釋二

抱柱之信是一個成語,意思是指對某個人或某個事物堅定不移地信任和依賴。下面是關于抱柱之信的詳細信息: 拆分部首和筆畫: 抱(手部)+ 柱(木部)+ 之(輔助部首)+ 信(言部) 總共有13個筆畫。 來源: 抱柱之信最早來源于中國古代的傳說故事《孟母三遷》。這個故事講述了孟子的母親為了讓孟子學習,三次遷居來接近一位有名的學者。這個故事成為了一種象征,表示對某個人或事物的堅定信任與依賴。 繁體: 抱柱之信的繁體形式為「抱柱之信」,字體上沒有太大區别。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抱柱之信的寫法與現在基本相同。隻是字體的形狀可能有所不同,但整體的結構和意義都保持一緻。 例句: 他對我抱柱之信,無論發生什麼事情,他總是全力支持我。 組詞: 抱誠守真、抱怨、抱定信念、抱負、抱團取暖 近義詞: 絕對信任、全情依賴、絕對依靠 反義詞: 懷疑、不信任、疏遠 希望以上信息能滿足你的要求。如果還有其他問題,請隨時提出!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