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幹枯的外殼。 元 虞集 《閩憲克莊以故舊托文公五世孫明仲遠徵鄙文》詩:“老去斯文付寂寥,寒枝枯甲一遺蜩。”
“枯甲”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結合多個來源綜合解釋如下:
枯甲指幹枯的外殼,常用于描述植物、動物等失去生命力後殘留的堅硬表層。例如元代虞集詩句“寒枝枯甲一遺蜩”,即以“枯甲”比喻蟬蛻下的空殼。
枯(kū):
甲(jiǎ):
多見于古典詩文,如:
該詞在現代漢語中使用較少,更常見于文學或曆史文獻中。如需進一步了解,可參考《漢語大詞典》或古典詩詞注解。
《枯甲》是一個成語,表示人身體的枯朽和衰老,也常用來形容物體老化、破敗。
《枯甲》這個成語的拆分部首是木和白,拆分後的筆畫分别是4畫和6畫。
《枯甲》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莊子·秋水》一篇中:“壽命者,骨之枯甲也。”它比喻人的壽命如同枯朽的龜甲,意味着人的壽命是有限的。
《枯甲》的繁體寫作「枯甲」。
在古代,字形有所變化。《枯甲》的古時候漢字寫法是「枲甲」。
1. 他雖然年老,但精神矍铄,一點也不像個枯甲之人。
2. 這所房屋年久失修,已經變得破舊不堪,是一座真正的枯甲之房。
枯木、甲骨、老态龍鐘
衰老、衰敗、憔悴
煥發、蓬勃、年輕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