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鼠虎的意思、鼠虎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鼠虎的解釋

比喻失勢或得勢;處于低位或處于高位。語本 唐 李白 《遠别離》詩:“權歸臣兮鼠變虎。” 清 黃鷟來 《贈陳省齋》詩之五:“得失奚足問,英雄任鼠虎。”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鼠虎”是一個源自古典文學的比喻性詞語,其含義和用法可以通過以下方面綜合解析:

一、詞源與出處

  1. 文學典故
    該詞最早出自唐代李白《遠别離》詩:“權歸臣兮鼠變虎”。詩中通過“鼠”與“虎”的對比,暗喻權力更疊中人物的地位變化——失勢者如鼠般卑微,得勢者如虎般強橫。清代黃鷟來在《贈陳省齋》中也沿用此典:“得失奚足問,英雄任鼠虎”。

二、詞義解析

  1. 核心含義
    “鼠虎”比喻地位的逆轉或權勢的變遷,具體可拆解為:

    • “鼠”:象征弱勢、卑微或失勢狀态;
    • “虎”:象征強勢、威權或得勢狀态。
      兩者組合後,既可指個人/群體從低位到高位(鼠變虎),也可指從高位跌落(虎變鼠)。
  2. 引申意義
    在政治或社會語境中,常用來影射權力鬥争中的角色轉換,例如臣子篡權、階層流動等現象。李白原詩更借此表達對唐王朝權力失衡的憂慮。

三、文化關聯

  1. 生肖學視角
    若從生肖角度解讀(非詞語本義),鼠(水)與虎(木)在五行中屬相生關系(水生木),民間認為兩者結合可能形成互補:鼠的機敏與虎的魄力或可協同成事。但此解釋與“鼠虎”的文學本義無直接關聯。

四、用法示例

該詞主要用于文學、曆史或社會分析中,強調地位或權力的動态變化,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其褒貶傾向。

網絡擴展解釋二

鼠虎的意思

《鼠虎》是指鼠和虎這兩種動物的組合詞,意為老鼠和老虎。

拆分部首和筆畫

根據《康熙字典》,鼠的部首為鼠(即老鼠),共7劃。虎的部首為虍(即虎的頭部),共7劃。

來源和繁體

《鼠虎》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典故故事。故事中,老鼠騎在老虎背上,自以為很厲害,實際上全憑虎之威勢。因此,人們用此詞來形容某人或某物攀附、依附權勢者。

在繁體字中,鼠虎的寫法為「鼠虎」,和簡體字寫法一樣。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代漢字中,鼠虎的寫法并沒有發生較大的變化,依然是用兩個字組合起來表示。

例句

1. 他是個鼠虎之輩,通過拍馬屁來獲取權力。

2. 那個公司的老闆是個鼠虎,通過關系才得到了這個職位。

組詞

1. 鼠竊虎威:比喻小人利用權勢的威嚴行事。

2. 隱鼠蟲:指小人隱藏在幕後。

3. 鼠目寸光:比喻眼界狹窄,見識短淺。

近義詞

1. 騎虎難下:比喻陷入困境,難以擺脫。

2. 左右逢源:形容人處于雙方都有利益關系的境地,處境優越。

反義詞

1. 獨立自主:形容自己獨自行動,不依賴他人。

2. 熬犬之勞:比喻處于劣勢地位,受盡辛勞。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