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贈送。餽,通“ 饋 ”。《水浒傳》第八十回:“第三日 高太尉 定要下山……衆節度使以下,另有餽送。” 清 梁章鉅 《歸田瑣記·附代吉祥說》:“嘗見人家餽送食物。”
“餽送”是“饋送”的異體寫法,兩者含義相同,均指向他人贈送禮物或財物。以下是詳細解釋:
基本含義
“餽送”指以禮物或財物贈予他人,表達情誼或禮節。例如《警世通言》提到黃小姐“絡繹饋送”日用物品,體現慷慨之舉。現代漢語中更常用“饋贈”,如“饋贈親友土特産”。
詞源與用法
相關近義詞
包括“饋贈”“贈送”“贈予”等,均強調主動給予的行為,但“餽送”更側重傳統或禮節色彩。
使用場景
適用于描述人際交往中的禮物往來,如親友間互贈禮品、官方禮節性饋贈等,需注意場合的正式性。
提示:現代漢語中“餽送”已較少使用,建議優先使用“饋送”或“饋贈”。如需引用古籍原文,需保留原寫法。
《餽送》是一個漢字詞語,通常用作動詞,意為贈送禮物或贈送食品。
《餽送》的部首是食(食物),共有15個筆畫(包括重複筆畫)。
《餽送》一詞最早出現在《漢書·食貨志》中,形容官員或貴族将食物或禮物作為贈品送給别人。
《餽送》的繁體寫法為「饋送」。
古時候的《餽送》通常會将「饣」寫作「飠」,即「飠送」或「飠贈」。
1. 我想餽送一些水果給你作為生日禮物。
2. 這位大富豪經常餽送錢財給慈善機構。
餽贈、餽贈、贈送、贈送。
贈予、饋贈、贈送。
索取、收受、接收。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