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枘圜鑿的意思、方枘圜鑿的詳細解釋
方枘圜鑿的解釋
見“ 方枘圓鑿 ”。
詞語分解
- 方枘的解釋 方形的榫頭。方枘不能入圓孔,比喻不相投合。 唐 陸龜蒙 《寄懷華陽道士》詩:“我悲雌伏真方枘,他騁雄才似建瓴。” 宋 秦觀 《送劉貢夫舍人》詩之二:“ 觀 也本諸生,早與世參商。方枘不量鑿,交親指
- 鑿的解釋 鑿 (鑿) á 挖槽或穿孔用的工具,稱“鑿子”。 穿孔,挖掘:鑿孔。鑿井。鑿通。 器物上的孔,是容納枘(榫頭)的。 明确,真實:鑿鑿。證據确鑿。 筆畫數:; 部首:凵; 筆順編號:
網絡擴展解釋
“方枘圜鑿”是一個漢語成語,以下是其詳細解釋:
1.拼音與結構
- 拼音:fāng ruì huán záo()
- 結構:由“方枘”(方形榫頭)和“圜鑿”(圓形卯眼)組成,字面指形狀不匹配的部件。
2.出處與典故
- 最早出自《楚辭·九辯》:“圓鑿而方枘兮,吾固知其龃龉而難入。”
- 《史記·孟子荀卿列傳》中也有引用:“持方枘欲内圜鑿,其能入乎?”
3.詞義解析
- 本義:方形榫頭無法插入圓形卯眼,形容器物無法契合。
- 引申義:比喻雙方思想、觀念或行為格格不入,無法相容或合作。
4.用法與示例
- 語法功能:多作賓語或定語,如“兩人的觀點方枘圜鑿”。
- 近義詞:方枘圓鑿、格格不入、水火不容。
- 反義詞:一拍即合、情投意合。
5.文化内涵
- 體現中國古代木工工藝的智慧,後演變為對人際關系的哲學思考,強調適配與調重要性。
示例句子:
在團隊讨論中,他堅持傳統方案,而其他人主張創新,雙方意見如方枘圜鑿,難以達成一緻。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文獻或用法差異,可參考《漢語成語大辭典》等工具書。
網絡擴展解釋二
方枘圜鑿是一個成語,意指做事方法靈活多變,不拘一格。它的拆分部首是方(木)和林(木),筆畫分别是4畫和8畫。這個成語來源于《論語·述而》:“何必方枘圜鑿。”《述而》是孔子的一番言論,意思是指何必拘泥于一個固定的方法,而不願意去嘗試其他的可能性呢。在這裡,“方枘圜鑿”用以形容做事方法的靈活與變通。
關于繁體字方枘圜鑿,它們的寫法為傍加點的“方”(㕘)和傍加點的“林”(林),以及一點一橫的“鑿”(凵)。古時候的漢字寫法與現代有所出入,但基本的字形和意思保持了一緻。
下面是一個使用方枘圜鑿的例句:他非常靈活,做事方枘圜鑿,總能夠找到最合適的解決方案。
關于組詞,由于方枘圜鑿本身已經是一個成語,通常不會與其他詞組合在一起。然而,它可以作為其他詞語的形容詞或動詞的修飾詞,例如“方枘圜鑿的思維”或“方枘圜鑿地解決問題”。
近義詞的話,可以使用靈活多變、變化多端等詞語進行替換。反義詞則可以使用固執、死闆等詞語。
總之,方枘圜鑿這個成語形象地描繪了做事方法的靈活與變通,不拘一格的精神。它是一個能夠啟發人們思考的詞語,提醒我們在解決問題或處理事情時要保持開放的心态,勇于嘗試不同的方法。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