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謂一個人的心思一時隻能專注于一事。 北齊 劉晝 《新論·專學》:“使左手畫方,右手畫圓,令一時俱成,雖執規矩之心,迴剟劂之手,而不能者,由心不兩用,則手不并運也。”亦作“ 心無二用 ”。 清 梁紹壬 《兩般秋雨盦隨筆·文人詩》:“從來工制藝者未必工詩,以心無二用也。”
“心不兩用”是一個漢語成語,拼音為xīn bù liǎng yòng,其核心含義是強調專注的重要性,指一個人的心思無法同時專注于兩件事。以下是詳細解釋:
需注意與“心不二用”區分。兩者含義相近,但“心不兩用”更強調“無法兼顧兩事”,而“心不二用”側重“不分散注意力”。
如需進一步了解出處原文或相關成語對比,可參考古籍《新論·專學》或權威詞典。
心不兩用是指一個人的心思不能同時集中在兩件事情上。心理學上也稱之為心神分散。當一個人無法全身心地投入到一件事情中時,他的心思容易被其他瑣事所幹擾,導緻效率低下。
心不兩用這個詞可以拆分為“心”、“不”、“兩”、“用”四個字。其中,“心”是一個漢字的部首,也可以獨立作為一個字。根據漢字的結構特點,心字的筆畫數為4;“不”是一個單字,筆畫數為4;“兩”是一個漢字的部首,也可以作為一個單字。筆畫數為8;“用”是一個漢字的部首,同時也是一個單字。它的筆畫數為5。
心不兩用這個詞的源自《莊子·馬蹄》:“心不兩用,豈得不疲!”意思是心思不能分散,否則就會感到疲憊。在繁體字中,心不兩用可以寫作「心不兩用」。
在古代書法中,心不兩用的漢字寫法可能與現代有所不同。古時候的字體形狀變化較大,筆劃的連貫性和整體結構可能與現在有所差異,但字的本意與含義沒有太大的變化。
1. 我心不兩用,全神貫注地完成了任務。
2. 心不兩用是導緻他成績下滑的原因之一。
3. 在工作中,不能心不兩用,要全情投入。
心思專一、心神集中、腦力集中、一心一意
心思分散、心猿意馬、三心二意
心無旁骛、專心緻志、一心一意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