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狂放不羁;放肆無忌。 宋 沉括 《夢溪筆談·人事一》:“ 石曼卿 喜豪飲……以稾束之,引首出飲,復就束,謂之‘鼈飲’。其狂縱大率如此。”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江城》:“虔誦兩月餘,女橫如故,益之狂縱。”《清史稿·誠隱郡王允祉傳》:“其子 弘晟 兇頑狂縱,助父為惡。”
“狂縱”是一個漢語成語,其含義和用法可綜合以下信息進行解析:
“狂縱”由“狂”(瘋狂、狂放)和“縱”(放縱、放任)組成,指行為或情緒上的放縱不羁、不加約束,常形容人失控或放肆的狀态。
該詞帶有負面色彩,使用時需注意場合,避免冒犯他人。若需更多例句或出處,可參考《夢溪筆談》《聊齋志異》等古籍。
《狂縱》是一個漢字詞語,它的意思是放縱、放肆、肆無忌憚地行動。
《狂縱》的部首是犬,它的筆畫數為17畫。
《狂縱》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左傳·哀公七年》:“狂縱,操足也。”這裡的“狂縱”指的是放縱地使用(操控)雙腳。後來,這個詞逐漸演變為表示放縱、肆意行動的意思。
《狂縱》的繁體字為「狂縱」。
在古代漢字書寫中,犬字旁寫在左邊,而狂字則寫作「犬旁王」,單獨的縱字寫作「九字頭豕」。
1. 他對自己的欲望狂縱不已,毫不顧及他人的感受。
2. 那個年輕人憑借着他的才華和狂縱的個性成為了一個成功的藝術家。
1. 放縱狂:指一種放縱自己欲望的人。
2. 縱情狂:指一個情感表達非常肆意放縱的人。
3. 狂妄自大:指一個過于自以為是、傲慢無禮的人。
1. 放肆:指行為不受限制,不加約束。
2. 肆意:指為所欲為,任性行事。
3. 任性:指不受約束,按照自己的意願行事。
1. 克制:指有所限制,克制自己的行為。
2. 自律:指自我約束,按照規定或原則行事。
3. 克己:指自我約束,戰勝自己的欲望。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