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下旬的意思、下旬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下旬的解釋

[the last ten-day period of a month] 每月二十一日到月底的日子

詳細解釋

每月二十一日到月底的日子。《周禮·天官·大宰》“前期十日,帥執事而蔔日,遂戒” 賈公彥 疏引 漢 鄭玄 《箴膏肓》:“ 魯 之蔔三正下旬之日。”《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五八回:“此時是六月下旬天氣,帶行李的甚少。” 馬烽 《結婚現場會》:“那是今年一月下旬,也就是春節前幾天。”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下旬”是一個漢語時間名詞,指一個月當中的最後十天。其具體含義和用法如下:


一、核心定義 “旬”是中國傳統的時間單位,将一個月大緻平分為三段:上旬(第1日至第10日)、中旬(第11日至第20日)、下旬(第21日至月末最後一天)。因此,“下旬”特指每月21日到該月結束的時段。例如:

會議計劃在三月下旬召開。(即3月21日至31日之間)


二、時間範圍與靈活性


三、構詞解析 “下”在此表示時間或順序的靠後位置,“旬”指十日周期,組合後字面意為“一個月的後段十日”。該詞結構清晰,符合漢語表意的邏輯性。


四、實際應用場景

  1. 工作計劃:“項目驗收定于五月下旬”,用于明确截止時段。
  2. 氣候描述:“長江流域七月下旬進入伏旱期”,标識季節性節點。
  3. 曆史記載:“事件發生于崇祯十六年十月下旬”,常見于文獻記錄。

權威參考來源:

  1.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

    商務印書館出版,中國最具權威性的漢語工具書之一,明确将“下旬”定義為“每月二十一日到月底的日子”。(頁數:1423)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詞典編輯室編

  2. 《漢語大詞典》

    收錄“旬”的曆時用法,指出“下旬”在曆代文獻中均指向月末十日區間,如《魏書·律曆志》已有相關記載。

    來源:漢語大詞典出版社

  3. 《新華字典》(第12版)

    在“旬”字條目下标注“下旬”為現代漢語常用時間詞,強調其與“上旬”“中旬”的并列關系。

    來源:商務印書館


通過以上解析可見,“下旬”作為漢語曆法中的基礎時間概念,其定義清晰、應用廣泛,且具有明确的文化傳承依據。

網絡擴展解釋

“下旬”是漢語中表示時間範圍的常用詞,具體含義和用法如下:

  1. 基本定義

    • 指一個月的最後十天,即每月21日到月末(如遇小月或特殊月份,實際天數可能略有變化)。例如:4月下旬即4月21日至4月30日。
    • 與“上旬”(1-10日)、“中旬”(11-20日)共同構成對月份的三段劃分。
  2. 使用場景

    • 常見于日程安排(如“會議定于5月下旬”)、工作報告(如“項目計劃下旬完成”)或天氣預報(如“冷空氣下旬抵達”)。
    • 在正式文件、合同條款中常用來标注時間節點,例如:“款項需在合同籤訂的下旬支付”。
  3. 特殊月份示例

    • 平年2月下旬為21-28日(共8天)
    • 閏年2月下旬為21-29日(共9天)
    • 小月(如4月)下旬為21-30日(共10天)
  4. 與“月底”的區别

    • “月底”通常指月末最後3-5天,而“下旬”覆蓋更長時間段(約10天)。
    • 例句對比:
      • 下旬:“報告需在3月下旬提交”(3月21-31日均可)
      • 月底:“截止日期為3月底”(通常指3月30/31日)
  5. 擴展知識

    • 該劃分源自中國古代“十日一旬”的曆法傳統,最早見于《周禮》。
    • 現代日語、韓語中仍保留相同漢字詞及含義。

别人正在浏覽...

白種報謝岑峭汊港車禍車脂佽非德選滴滴溜溜動畫影片豐飽風便峯距分置丱髦鴻歸回敬混應濫應磵戶焦棗家生子棘匕睫睫靜語酒旗星究尋句矩儡塊聯席會議撂台留念罵倨摸頭墓場鬧咳咳能級侬音歐美嗆哼啟迪窮達棋丸全休曲朝取暖驅染是非堆水浄鵝飛鼠腰兜算盤停停脫脫王貢彈冠王漿亡秦三戶猥惰無褒彈五星聯珠銜悲茹恨湘女廟心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