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積草池的意思、積草池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積草池的解釋

漢 代 上林苑 池名。《西京雜記》卷一:“ 積草池 中有珊瑚樹,高一丈二尺,一本三柯,上有四百六十二條。是 南越王 趙佗 所獻,號為烽火樹。至夜,光景常欲燃。”參見“ 積翠池 ”。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積草池”是漢代上林苑中的一處池沼,具有曆史和文化雙重意義。以下是詳細解釋:

  1. 基本含義
    積草池是西漢皇家園林上林苑内的池名,其名稱可能與池邊植被或景觀布局相關。

  2. 曆史典故
    據《西京雜記》記載,池中曾有一株南越王趙佗進獻的珊瑚樹,高約一丈二尺,夜間發光如火焰,被稱為“烽火樹”。這一記載反映了漢代與南越國的外交關系及珍奇貢品交流。

  3. 文學記載
    唐代詩人元萬頃、明代王世貞等均在詩詞中提及積草池,如“日影飛花殿,風文積草池”“積草池頭夜,珊瑚紅欲然”,說明其作為曆史意象在文學中的延續。

  4. 相關考據
    部分文獻将“積草池”與“積翠池”并提,推測兩者可能同屬上林苑水系景觀,但具體關系尚存争議。

積草池不僅是漢代皇家園林的組成部分,還因南越貢品和曆代文人的吟詠而兼具曆史與文學價值。如需進一步考證,可查閱《西京雜記》及漢代上林苑相關研究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二

積草池是一個由兩個字組成的詞,它的拆分部首為禾和水,分别是表示植物和水的意義。 禾字屬于植物類字,拆分部首為禾,筆畫數為5畫。禾字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象形文字,它原本描繪了一棵稻谷在地面上生長的形狀,後來逐漸演變成了表示植物、稻谷、農業等含義。 水字是一個表示水的字,拆分部首為氵,筆畫數為4畫。水字的形狀象征着水流的狀态,也意味着液體。它是一個非常常用的漢字,表示與水相關的事物。 積草池指的是池塘中長滿了草。這個詞在古代文學中經常出現,用來形容池塘周圍長滿雜草的景象。在傳統文化中,積草池常常被用來寓意着廢棄、凋敝之地。 如果用繁體字來表示積草池,應該寫作「積藁池」。藁字是表示稻草的字,它的拆分部首為艸,筆畫數為13畫。這個繁體字與積草池的意思完全一緻,隻是書寫形式上略有不同。 古時候,積草池的漢字寫法可能會有一些變化,但它的基本意思并沒有改變。例如,有時候會将「池」字寫作「淇」,并且将「積」中的「禾」字改為「禾再、禾需」等。 以下是一個使用積草池的例句:庭院中的池塘被長滿了草,成為了一個積草池。 與積草池相關的組詞有:滿池積草、草滿池塘等。 積草池的近義詞可以是:草叢叢、密布雜草等。 而它的反義詞則可以是:素雅庭院、綠草如茵等。 總之,積草池指的是長滿了草的池塘,它在古代文學中常被用以描繪廢棄、凋敝之地的景象,是一個形象生動的詞語。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