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快馬的意思、快馬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快馬的解釋

(1).善于奔馳的健馬。《樂府詩集·橫吹曲辭五·折楊柳歌辭五》:“健兒須快馬,快馬須健兒。”《南史·曹景宗傳》:“我昔在鄉裡,騎快馬如龍。”《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四四回:“大凡填詞,用筆要如快馬天陣,盤旋曲折,隨意所之。” 茅盾 《子夜》十一:“滿天是灰白的雲頭,快馬似的飛奔,飛奔!”

(2).以快馬送信的人。 獨孤紅 《金鳳钗》第五章:“ 傅小天 微微一笑,揮手說道:‘記住,有什麼不能解決的事兒,交當地快 * 我。’”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快馬在現代漢語中主要有以下三層含義,結合權威詞典釋義及文獻用例分析如下:


一、本義:奔跑迅捷的馬匹

指生理機能優越、奔跑速度顯著快于普通馬匹的良駒。

出處: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定義“快馬”為“跑得快的馬”,強調其速度屬性。

文獻佐證:

《說文解字》釋“快”為“喜也,從心夬聲”,後引申指速度迅疾(中華書局,2013)。漢代《淮南子·說林訓》載“快馬一鞭,至千裡外”,以“快馬”喻指可長途疾馳的駿馬。


二、引申義:高效傳遞信息的工具或人才

古代驿傳系統中專用于緊急文書傳遞的馬匹,後引申指代高效執行任務的人或載體。

出處:

《漢語大詞典》(上海辭書出版社)收錄“快馬”釋義為“善走的馬;亦指傳送緊急文書之馬”,并引元代關漢卿《拜月亭》曲詞“快馬加鞭,先赴京師”為例。

曆史應用:

唐代“急腳遞”制度規定,重要公文須由快馬日夜兼程傳遞,日行可達400裡(《唐六典·兵部》)。


三、成語化用法:強調行動效率

常見于“快馬加鞭”等固定搭配,比喻加速推進事務。

語義解析:

該成語最早見于宋代朱熹《朱子語類》“譬如騎馬,自家慢步,他人快馬加鞭”,通過“快馬”與“加鞭”的疊加,強化疾速行動的意象。

文化意象:

杜甫《房兵曹胡馬》詩詠“竹批雙耳峻,風入四蹄輕”,以駿馬意象隱喻人才的高效特質,與“快馬”的象征内涵相通(《杜詩詳注》卷三)。


現代引申義

在當代語境中,“快馬”可借喻高效物流(如快遞行業術語“快馬配送”)、競技體育中的速度優勢者,或企業競争中行動迅捷的團隊。

權威參考文獻:

  1.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 商務印書館, 2016.
  2. 許慎(漢). 《說文解字》. 中華書局, 2013年校訂本.
  3. 羅竹風 主編. 《漢語大詞典》. 上海辭書出版社, 2008.
  4. 黎靖德(宋)編. 《朱子語類》. 中華書局, 1986.

網絡擴展解釋

“快馬”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兩個層面詳細解釋:

一、字面含義

  1. 善于奔馳的健馬
    指體能優異、速度極快的馬匹。古代常用于軍事、驿遞等場景,例如《樂府詩集》中“健兒須快馬,快馬須健兒”,強調人馬配合的重要性;《南史·曹景宗傳》也提到“騎快馬如龍”,形容馬匹迅捷如飛。

  2. 以快馬傳遞信息的人
    古代驿站系統中,快馬也代指負責緊急送信的使者。例如獨孤紅小說中“交當地快馬報我”,即通過騎手快速傳遞消息。

二、引申與比喻

應用示例

如需進一步了解相關詩詞或曆史典故,可參考漢典、滬江詞典等來源。

别人正在浏覽...

哀兇安迹報條慚企差愈吃個虱子留隻腳崇雅黜浮出乖露丑存亡絕續錯薪道大莫容都憲嚲剝多敢耳跟廂芳苓泛函分析番修扶苗拱把佹辭歸依海瀕槐卿惶惋昏第結绶潔正濟賴急拍拍蠲烝兩姨親鍊顔六蠻流求裡役龍翔鳳翥南戲千日飲起面餅請寄揿紐窮厄人情冷暖識悉壽星老兒稅辔說黃道黑樹栽栽聳衛速裝唐家唐玄宗踏月蛻解屋烏之愛鄉邨西安事變謝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