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拱把的意思、拱把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拱把的解釋

指徑圍大如兩手合圍。《孟子·告子上》:“拱把之桐梓,人苟欲生之,皆知所以養之者。” 楊伯峻 注:“ 趙岐 注雲:‘拱,合兩手也;把,以一手把之也’此言樹之尚小。”《後漢書·崔駰傳》:“譬猶 衡 陽之林, 岱 陰之麓,伐尋抱不為之稀,蓺拱把不為之數。”《雲笈七籤》卷十五:“夫十圍之木,起於拱把;百仞之臺,起於足下。” 明 康海 《中山狼》第三折:“一年開花,二年結果,三年拱把,十年合抱。”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聶小倩》:“又顧殿東隅,修竹拱把,下有巨池,野藕已花。”亦以喻指弱小或成長初期。 宋 蘇轼 《送王竦朝散赴阙》詩:“擢子拱把中,雲有驥騄姿。”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拱把”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如下:

一、基本解釋

拱把(gǒng bǎ)指樹木的徑圍大小,具體分為:

  1. 拱:兩手合圍的粗細(約直徑10厘米左右)。
  2. 把:單手握住的大小(更細于“拱”)。
    合稱“拱把”時,通常形容樹木尚小或未成材的狀态。

二、出處與典故

三、引申與比喻

宋代蘇轼在詩中用“拱把”比喻潛力初顯的事物,如《送王竦朝散赴阙》中“擢子拱把中,雲有驥騄姿”,以幼樹暗指人才的早期培養。

四、其他說明

部分資料(如)提到“拱把”有“互相推讓”的成語含義,但此用法未見于權威典籍,可能為現代引申或誤傳,需結合語境謹慎使用。

如需進一步了解,可參考《孟子》原文或漢典等工具書。

網絡擴展解釋二

《拱把》的意思

《拱把》是一個漢字詞語,意指拱起的手臂或肘部。它多用于描述手臂彎曲并拱起的姿勢。

拆分部首和筆畫

《拱把》的拆分部首是“手”字旁,它由6個筆畫組成。

來源和繁體

《拱把》一詞源于古代漢字,其繁體寫法為「拱把」。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中,拱把的寫法并沒有太大變化。它仍然是由6個筆畫組成,并以手字旁為部首。

例句

1. 他用拱把的姿勢向人們展示了他強壯的肌肉。

2. 她用雙手拱把着腰身,笑得非常開心。

組詞

拱把的相關詞語有:抱拱把、拱抱。

近義詞和反義詞

近義詞:彎曲、曲折。

反義詞:伸直、展開。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