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唐玄宗的意思、唐玄宗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唐玄宗的解釋

唐玄宗(685-762) : 即“李隆基”,也稱“唐明皇”。唐朝皇帝。公元710年與太平公主合謀************,殺韋後,擁其父睿宗即位,被立為太子。712年即位,次年改元開元。前期任用姚崇、宋fd73等為相,革除武周後期的弊政,政治穩定,經濟繁榮,倉儲豐實。“絲綢之路”暢通,亞洲各國訪唐使者絡繹不絕,史稱“開元盛世”。後期任用李林甫、楊國忠等,政治腐敗,奢侈荒淫。京師和中原地區武備空虛,西北和北方各鎮節度使擁兵自重。安史之亂爆發後,逃往四川。太子李亨(肅宗)于靈武即位,他被尊為太上皇。後回長安,抑郁而死。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唐玄宗(685年9月8日-762年5月3日),是中國唐朝第七位皇帝(712年—756年在位),本名李隆基。“玄宗”是其廟號,是其去世後後世帝王在宗廟祭祀時對其的尊稱。

從漢語詞典釋義角度,可拆解如下:

  1. “唐”:

    • 指朝代名稱,即李淵建立的唐朝(618年—907年)。
    • 用于區分曆史上其他同名君主(如宋玄宗、明玄宗等)。
  2. “玄”:

    • 本義為深奧、幽遠。在廟號系統中,“玄”字常蘊含深遠、宏大、初始之意。
    • 用于廟號時,常表示該帝王在位期間有開創性功績或國家進入鼎盛時期。唐玄宗在位前期開創了著名的“開元盛世”,是唐朝乃至中國封建社會的極盛時期之一,故廟號用“玄”字,有頌揚其功業深遠宏大的含義。
  3. “宗”:

    • 在廟號體系中,是核心字之一,表示某位祖先或某代帝王。
    • 通常用于繼位之君(非開國皇帝),表明其在宗廟譜系中的地位。唐玄宗是唐朝的第七位皇帝,故用“宗”字。

綜合釋義: “唐玄宗”特指唐朝皇帝李隆基。其廟號“玄宗”的“玄”字,旨在彰顯其在位前期(開元年間)勵精圖治、開創盛世、文治武功達到鼎盛時期的深遠功業和宏大格局;“宗”字則表明其作為唐朝重要一脈帝王的身份。

曆史地位與影響: 唐玄宗在位長達44年,其統治時期以“開元盛世”達到頂峰,社會經濟文化空前繁榮,詩歌藝術(如李白、杜甫)達到巅峰。然而後期因寵幸楊貴妃、任用李林甫、楊國忠等奸佞,導緻“安史之亂”爆發,唐朝由盛轉衰。因此,唐玄宗是一位功過都非常鮮明的帝王,其廟號“玄宗”主要側重于對其輝煌前半生的曆史評價。

參考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

“唐玄宗”是中國唐朝曆史上一位極具代表性的帝王,其含義可從多個維度解析:

一、基本身份

唐玄宗(685年-762年)本名李隆基,是唐睿宗李旦第三子,又稱“李三郎”。其谥號為“至道大聖大明孝皇帝”,廟號“玄宗”,清朝因避康熙帝玄烨名諱,多稱其為“唐明皇”。他是唐朝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712年-756年),統治期間經曆了唐朝由極盛轉向衰落的轉折。

二、曆史功績

  1. 開元盛世
    在位前期勵精圖治,任用姚崇、宋璟等賢相,推行吏治改革,發展經濟,形成“開元盛世”。杜甫曾以“小邑猶藏萬家室,公私倉廪俱豐實”描述當時的繁榮。
  2. 邊疆治理
    冊封渤海郡王、雲南王等,鞏固多民族國家統一,保障“絲綢之路”暢通。
  3. 文化推動
    設立翰林院,支持詩歌、音樂等藝術發展,李白、杜甫等文豪活躍于這一時期。

三、曆史争議

  1. 由盛轉衰的轉折點
    後期寵信楊貴妃,重用李林甫、楊國忠等權臣,導緻朝政腐敗,最終引發安史之亂(755年),唐朝自此衰落。
  2. 帝王雙重性
    被評價為“集明君與昏君于一身”,前期勤政節儉,後期縱欲享樂,形成鮮明對比。

四、其他特征

“唐玄宗”不僅是一個帝王稱號,更承載着盛唐氣象的輝煌與衰落的深刻教訓。其統治時期的文化成就與政治失誤,共同構成了中國曆史上極具研究價值的複雜樣本。

别人正在浏覽...

艾炷榜阙暴腮龍門寀地參賽誠笃承休垂裕後昆出入境彈斷單角打齋雕胡飯兜捕貳卿轓車繙援扶柩改律官鬼辜恩負義傀異花青素胡騰舞假喘堅韌不拔酒醅汲縣冢覺性口幹舌焦鲙縷勞冗流僻邏主密附蹑屧偏偏倒倒疲蹇牝雞牡鳴詓詓仁勇若大若小賽月明僧閣商音筲袋詩謡壽歲爍石流金四臣嗣王駝褐椀珠骫法微熹祥泰小朝曉事西陵橋